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百日咳

发布日期:2014-11-02 08:05:49 浏览次数:1679

痉咳期:一般为2~6周,特点为阵发性痉挛咳嗽。发作时频频短促咳嗽呈呼气状态,伴1次深长吸气,此时产生高音调鸡啼声或吸气性吼声,然后又是1次痉咳,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粘稠痰或呕吐为止。痉咳时面红唇绀、舌外伸、颈静脉怒张,躯体弯曲作团状。可有眼睑浮肿、眼结合膜出血、鼻出血,重者可发生内出血。因摩擦舌系带而有溃疡,病情轻者,多数痉咳后一般情况尚好,神态、活动及饮食均如常。

新生儿及幼婴,病情多表现严重。因呼吸肌和胸廓软弱,无力咳嗽,也可无吸气性音调吼声。因气管及支气管狭窄,痰不易咳出,易致堵塞,往往发生阵发性屏气、青紫、窒息,需及时作人工呼吸帮助呼吸恢复。并易发生脑缺氧惊厥。早期出现上述症状、严重窒息者,预后不佳。

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吼声消失至咳嗽停止,精神食欲恢复正常。遇烟、气味、上呼吸道感染,痉咳可再次出现,但较轻。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愈后,痉咳随之消失。

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1~6岁患病的较多,只要不发生并发症,一般都能自行痊愈,而且有较持久的免疫力。人在一生中得二次百日咳的极少见。孩子得百日咳后,除应及时治疗外,还应禁忌以下几点:

一、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有的家长见孩子咳嗽,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对孩子有益无害。

二、忌烟尘刺激。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去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三、忌卧床不动。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四、忌饮食过饱。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目前国外盛行一种羊吃草的方法,很适合百日咳的患儿。此即我们常说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故不能一次吃得过饱。

五、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六、忌疲劳过度。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又不可放纵不管,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除一般支持疗法外,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以减少痉咳发生的诱因;对婴幼儿要注意吸痰,以防窒息;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采用红霉素、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以及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重症患者应短期应用皮质激素;若有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

(一)一般和对症治疗。按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清新,注意营养及良好护理。避免刺激、哭泣而诱发痉咳。婴幼儿痉咳时可采取头低位,轻拍背。咳嗽较重者睡前可用冬眠灵或非那根顿服,有利睡眠,减少阵咳。也可用盐酸普鲁卡因3~5mg/kg/次,加入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2次/日,连用3~5天,有解痉作用。维生素K1也可减轻痉咳。患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吸痰和给氧。重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或安定等。痰稠者可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重症婴儿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二)抗生素治疗。卡他期4天内应用抗生素可减短咳嗽时间或阻断痉咳的发生。4天后或痉咳期应用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但不能缩短病程。首选红霉素30~50mg/kg/日,连用7~10天,也可用氯霉素(剂量同上),或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

(三)中医药治疗。治疗多采用润肺止咳之法,用蜜炙百部9克、蜜炙款冬花6克、蜜炙紫菀12克、苦杏仁5克、龙利叶7.5克、法半夏5克水煎服,一日一服,按临床症状需要肺热甚加雪梨干9克、青天葵7.5克、竹茹5克,咳痰不顺加栝楼仁6克、蛤壳6克(先煎),痰多清稀(尤以晚上至早晨)加陈皮6克、茯苓9克、白术6克上药顺症加减。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采用鸡胆汁加白糖蒸服。半岁以内每日1/3个,半岁至1岁每日1/2个,1至3岁每日1个,直至痊愈。亦可用猪胆等代替。

应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一般起病后隔离40天,或痉咳开始后30天;患者的痰、口鼻分泌物要进行消毒处理;要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已列入常规预防接种计划之中;对于婴幼儿及体弱的接触者,可给予百日咳多价免疫球蛋白作被动免疫,还可用红霉素作药物预防。早期诊断,及时隔离,隔离期间自发病起7周,从痉咳起4周。对有密切接触的易感儿,检疫3周。

对年小、体弱有接触史的可进行被动免疫,可给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同时可用抗生素或中药。

国内目前用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在出生后3个月可进行基础免疫,每月1次,共3次。以后按规定定期加强。对有脑疾患、惊厥性疾病者避免使用,乙脑流行季节也不进行百日咳疫苗注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79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