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的定义

发布日期:2014-10-04 18:36:23 浏览次数:1600

1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免疫应激引发的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相关推荐:

I型糖尿病会遗传吗

如何应用胰岛素治疗I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因此,医学界抱有很大期望。

遗传因素

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于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免疫因素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免疫性胰岛炎和选择性胰岛细胞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67%~88%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儿的胰腺,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有胰岛炎存在,且T、B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显著。通过Ⅰ型糖尿病后代的自身抗体随访检测发现,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最早发现,随后发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65KDGADA),酪氨酸蛋白磷酸化酶抗体(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病毒感染因素

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于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婴儿期牛奶喂养、预防接种疫苗、气候、地理、毒素以及应激等,它们均可促使1型糖尿病的发病。在这些环境中,对病毒致1型糖尿病的研究较多。有研究发现,对于初诊1型糖尿病的患者,不少病例的血清中都可以查到一些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例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而肠道病毒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发病机理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受病毒或毒物等破坏,在遗传倾向基础上引起的自身的免疫反应而发病。一般认为B细胞破坏的机制有两方面,一是病毒或毒物有直接破坏细胞的可能性,二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些外因使胰岛B细胞产生了某种变化,通过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使细胞缓慢死亡。

相关推荐:

妊娠糖尿病的病因

(1)药物治疗方法

①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每个人体内都需要胰岛素维持机体功能正常。而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不内释放胰岛素,因此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通常是利用注射器通过皮下注入体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胰岛素泵,它可以连续将胰岛素输注进患者体内。胰岛素不是做成药片形式,而是液态制剂。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医生将检测你的血糖水平,以确定使用哪种胰岛素才适合你目前的病情。为了使血糖控制效果尽可能达到最好,医生也可能让你混合胰岛素,即两种或多种胰岛素混合后进行注射。

一般来说,胰岛素注射频率为1-4次/天。在患者开始自己注射胰岛素之前,医生或护士应当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当然,如果是儿童糖尿病患者,其父母或其他监负人应当学会胰岛素注射方法。

注射胰岛素虽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但仍有不便之处,若注射剂量过大或饮食不规律,会使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引起低血糖。

②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医生有时可能会给患者开些预防眼病、肾病及其他常见并发症的药物,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机率。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和有肾病症状者的常用推荐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包括以下几种:卡托普利(商品名开博通)、依那普利(Vasotec)、奎那普利(Accupril)、苯那普利(洛汀新)、雷米普利(Altace)、培哚普利(Aceon)和赖诺普利(Prinivil和Zestril)。

他汀类药物通常是调节血脂(胆固醇水平)异常的首选药物,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水平应低于3.12mmol/L。

阿司匹林是用于预防心脏疾病的药物,常常推荐给以下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患者患有心脏病或有心脏病家族史者、高血压或高胆固醇者、吸烟患者

(2)饮食治疗

1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为了使血糖控制达到要求的范围,同时应考虑个人的口味和嗜好,而且必须与胰岛素治疗同步进行。

①、热量的需要:儿童患者每日总热量的需要应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体重过重则应限制热量的摄入。

②、糖类:每日糖类的摄入应个体化,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③、纤维素: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过多高纤维素饮食易致腹胀不适,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④、蛋日质:蛋白质可影响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摄入高蛋白可使肾功能降低,推荐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0%。

⑤、脂肪: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脂肪量可占总量的30%~35%。不推荐一定要吃鱼油,但可每周吃1~2条鱼。

(3)运动治疗

体力活动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运动l小时,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跳舞等,但应避免爬高和潜水,因发生低血糖时有危险。

(4)干细胞技术

由于注射胰岛素并不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所以医学专家尝试用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

1992年瑞士日内瓦大学首次用胰岛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糖尿病,此后法国与瑞士8家医院合作,胰岛细胞移植治疗取得重大进展。

相关报道很多。但都是针对早期1型糖尿病有效。据有关文献表明,现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最长已经有15个月未注射胰岛素,最早是在巴西的医生移植15例,最长也有30个月了。所以可以排除蜜月期的原因。

(5)中医技术

近年来中医技术治疗1型糖尿病的报道也很多。也有10年病史1型糖尿病的相关报道。但是,因为患者数量不多,而且中医大夫之间技术区别很大,不同的医生方法可能解然不同。尤其是国家的中医机构没有可以治疗的医生。所以,中医治疗1型糖尿病也不公允。

总之,糖尿病不仅是常见病,而且是难以治愈性疾病,糖尿病人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要有规律,戒烟、不酗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相关推荐:

如何应用胰岛素治疗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会遗传吗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