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肾小球病治疗方法大全
蛋白尿、蛋白尿指通过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尿中含有蛋白质。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体积增大是指肾小球由于脂蛋白肾小球病引起的肾小球的体积增大的生理病理上的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脂蛋白肾小球病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腔中存在脂蛋白栓子,肾外无脂蛋白栓塞表现。脂蛋白肾小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5∶8;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4~49岁)。多数病例为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发玻脂蛋白肾小球病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腔中存在脂蛋白栓子,肾外无脂蛋白栓塞表现。临床表现类似于Ⅲ型高脂血症,伴以血浆载脂蛋白E(apoE)升高。本病是1987年SaitoT等人在第17届日本肾脏病学会地区年会上首次报道,1989年Sakaguchi等人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提出将本病作为一个独立的肾小球疾病,并于同一年将本病命名为脂蛋白肾小球玻然而,脂蛋白肾小球病通过降血脂治疗并不能改善肾小球病变。目前认为本病是原发于肾小球Ⅲ型仅限于肾脏有脂质沉着的罕见玻
血尿血尿是肾脏及尿路系统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指血细胞在尿液中的异常表现。严格来讲,是指每高倍镜视野下尿液中含有3个或更多个红细胞计数。可分为无症状血尿、孤立性血尿、复发性血尿、间歇性血尿、肉眼血尿、一过性血尿、无痛性血尿、小儿血尿、镜下血尿。中医称其为尿血,即血从小便排出,尿色因之而淡红、鲜红、红赤,甚或夹杂血块。特别说明的是,以血尿为症状的血淋,与尿血同为尿中带血的表现,但中医却认为尿血与血淋不同,其原因是尿血多无疼痛,或仅有轻度胀痛或灼热感;血淋则小便滴沥难忍。根据尿血的不同表现,又将其分为膀胱湿热尿血、肝胆湿热尿血、心火亢盛尿血、肾阴亏损尿血、脾肾两虚尿血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