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红斑性肢痛症

发布日期:2014-11-22 20:13:20 浏览次数:1595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寒冷导致肢端毛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由于肢端小动脉扩张,血液流量显著增加,局部充血,血管内张力增高,压迫或刺激动脉及邻近神经末梢而产生剧烈疼前。常因气温骤降受寒或长途行军等诱发。

红斑性肢痛症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分三种类型:

1.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病因不明,可能与自主神经或血管神经中枢功能紊乱、皮肤对温热处于过敏状态及血中某些致热物质增多有关,少数病人有家族因素。

2.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贫血痛风、轻型蜂窝织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氧化碳中毒、心力衰竭高血压等。

3.特发性红斑性肢痛症 本病的致病因素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鶒的结果。首先是与气温的突然变化寒冷刺激有关。青春期学生好发此病,说明青春发育期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不稳定对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另外是否与某些生物性致病因子或营养缺乏有关尚不能确定。

1.原发性红斑肢痛症 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与自主神经或血管舒缩神经中枢功能紊乱有关但是在血管舒缩系统、下丘脑中枢或神经节无病理基础的证据。有些患者在交感神经切除后,临床表现获得改善鶒所以Buerger提出了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学说亦有人认为红斑性肢痛症灼性疼痛是因为鶒在扩张的动脉和痉挛缩小的毛细血管或微动脉之间发生血管舒缩协调功能障碍当血流通过扩张的动脉后,在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中遇到阻碍时,强烈冲击富于感受器鶒的动、静脉吻合支,因而就产生了强烈的灼痛。血管舒缩失常并非产生这种疼痛的惟一原因可能与皮肤对温热过度敏感或细小血管对温热反应过度有关近年认为可能与某种原因使血中血清素(5-羟色胺和缓激肽)的蓄积有关。

2.继发性红斑肢痛症 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毛细血管前动脉短路开放过多,使局部皮肤动脉血流增多,引起局部红、肿、痛、热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急可缓,多同时累及两侧肢端,以双足更为多见。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和手掌发红、动脉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爱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或对患肢的抚摸均可导致临床发作或症状加剧;静卧休息、抬高患肢,患肢暴露于冷空气中或浸泡于冷水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患者不愿穿着鞋、袜及将四肢放于被内,惧怕医生检查。肢端可有客观感觉减退,指(趾)甲增厚,肌肉萎缩,但少有肢端溃疡、坏疽。病程长及(或)病情重者症状不仅限于肢端,可扩及整个下肢及累及上肢。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