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雷诺综合征怎么治疗

发布日期:2014-10-21 11:11:13 浏览次数:1600

雷诺综合征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2,血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3,病情常在月经期加重,妊娠期减轻,因此有人认为与内分泌有关。4,肢体小动脉本身的缺陷,对正常生理现象表现出过度反应所致。5,也有人认为,初期是肢端小动脉对寒冷有过度反应,其后由于长期的血管痉挛,使动脉内膜增生,血流不畅,若再有使肢端小动脉血流减少的各种生理因素,即可作用于病变动脉而引起发作。6,患者常有家族史,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7,免疫和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乙型肝炎抗原所致的血管炎,药物所致的血管炎以及Sjogren综合征等。8,阻塞性动脉病变,如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栓塞性脉管炎等。9,物理因素,如震动性损伤,直接的动脉创伤,寒冷损伤等。10,某些药物所致,如麦角,铅,铊,砷等中毒,聚氯乙烯,-阻滞剂,细胞毒药物,避孕药等。11,影响神经血管机制的因素如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拐杖使用不当压迫腋部,肿瘤压迫臂丛和锁骨下血管,颈椎炎或髓核破裂,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或脊髓痨等。12,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13,有些与头痛和变异性绞痛有关。

雷诺综合征有什么症状?雷诺综合征病人常因受寒或手指接触低温后发作,亦有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而诱发者,其发作时的特征是指(趾)部皮肤颜色突然变白,继而变为青紫,然后转为潮红,呈间歇性发作,以手指多见而足趾少见,发作常自小指与环指尖开始,随着病变进展逐渐扩展至整个手指甚至掌部,但拇指较少发病,伴有局部发凉,麻木,刺痛和酸胀不适或其他异常感觉,全身和局部温度时有降低,但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正常。雷诺综合征初发时,发作时间多为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即自行缓解,皮肤转为潮红时,常伴有烧灼刺痛感,然后转为正常色泽,若在发作时局部加温,揉擦患肢,挥动肢体等,可使发作中止,病情进展时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可持续一小时以上,有时需将手足浸入温水中才能中止发作。

雷诺综合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激发试验: ①冷水试验:将指(趾)浸于4℃左右的冷水中1分钟,可诱发上述典型发作,②握拳试验:两手握拳1分半钟后,在弯曲状态下松开手指,也可出现上述变化,③将手浸泡在10~15℃水中,全身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中更易激起发作。(二)指动脉压力测定:用光电容积描记法测定指动脉压力同指动脉造影一样精确,如指动脉压低于肱动脉压>5.33kPa(40mmHg),则指示为梗阻型。(三)指温与指动脉压关系测定:正常时,随着温度降低只有轻度指动脉压下降;痉挛型,当温度降到触发温度时指动脉压突然下降;梗阻型,指动脉压也随温度下降而逐渐降低,但在常温时指动脉压则明显低于正常。(四)指温恢复时间测定:用光电容积描记法测定,浸冰水20s后,指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10min,而本征患者常延长至20min以上。(五)指动脉造影和低温(浸冰水后)指动脉造影:此法除能明确诊断外,还能鉴别肢端动脉是否存在器质性改变,此法特别适用于有缺血性溃疡者。(六)甲皱微循环检查 有助于区分是雷诺病还是继发性雷诺征,在间歇期与发作期的3个不同阶段微循环变化均有所不同,非发作期轻症患者可无异常所见,轻者有微血管襻迂曲扭转异形管襻(呈多形性改变)偶见轻微的颗粒样血细胞聚集;重者毛细血管周围有散在红细胞渗出,偶见小出血点,管襻内血流缓慢淤滞,如为结缔组织病引起的雷诺现象,可见襻顶显著膨大或微血管口径极度扩张形成巨型管襻,管襻周围有成层排列的出血点。(七)其他:血液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电泳,补体,抗DNA抗体,冷球蛋白以及Coombs试验检查;测定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发现腕管综合征;手部X线检查有助于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手指钙化症。

雷诺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有哪些?雷诺综合征应注意与其他以皮肤颜色改变为特征的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相鉴别。一,手足发绀症: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血管痉挛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手足皮肤呈对称性均匀紫绀,寒冷可使症状加重,常伴有皮肤划痕症或手足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其病理改变是肢端小动脉持续性痉挛及毛细血管和静脉曲张,需与雷诺综合征鉴别,手足发绀症患者无典型的皮肤颜色改变,绀紫范围较广泛,累及整个手和足,甚至可涉及整个肢体,紫绀持续时间较长,寒冷虽可使症状加重,但在温暖环境中常不能使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情绪激素和精神紧张一般不诱发本病。二,网状青斑:多为女性,因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和静脉无张力性扩张,皮肤呈持续性网状或斑点状紫绀,病变多发生于下肢,偶可累及上肢,躯干和面部,患肢常伴发冷,麻木和感觉异常,寒冷或肢体下垂时青斑明显,在温暖环境中或抬高患肢后,斑纹减轻或消失,临床上可分为大理石样皮斑,特发性网状紫斑及症状性网状青斑三种类型。三,红斑性肢痛平:病因尚不清楚,病理变化为肢端对称性,陈发性血管扩张,多见于青年女性,起病急骤,两足同时发病,偶可累及双手,呈对称性阵发性严重灼痛,当足部温度超过临界温度(约33℃~34℃)时,如足部在温暖的被褥内,疼痛即可发作,多为烧灼样,也可为刺痛或胀痛,肢体下垂,站立,运动时均可诱发疼痛发作,抬高患肢,休息或将足部露在被褥外,疼痛可缓解,症状发作时,足部皮色呈潮红充血,皮温升高伴出汗,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增强,根据本现特征,易与雷诺综合征相似,少数红斑性肢痛症可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糖尿病等。

(1)一般治疗: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情绪因素影响,忌烟,防止局部创伤,避免从事低温工作,继发性病人应尽可能治疗其原发疾病。(2)雷诺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受体阻滞剂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与血管壁的仅受体部分,产生受体阻滞效应,使血管扩张,常用酚苄明(苯苄胺),盐酸哌唑嗪,吲哚拉明,盐酸妥拉唑林(妥拉苏林),口服等等。(3)局部治疗:2%硝酸甘油软膏局部涂搽,每日数次,可缓解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4)诱导血管扩张疗法:患者全身暴露在0℃的寒冷环境中,而双手浸泡在43℃的热水中,每次治疗10分钟,冷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后肢端温度平均升高2.2℃,其机制为通过条件反射,使患者再次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肢端血管不再出现过度收缩反应。(5)麻醉疗法:臂丛神经阻滞,腰背,臀,下肢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胸腰交感神经阻滞。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