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基底核钙化症

发布日期:2014-11-01 21:25:08 浏览次数:1600

目前认为Fahr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与病因有关的机制如下:

1.遗传因素 Geschwind等曾调查一个明显遗传倾向大家系,发现患者发病年龄一代比一代提前,对该家系中24名患者用微卫星DNA多态性标记检测发现14号染色体长臂上D14S1014、D14S75、D14S306位点具有明显连锁关系,提示遗传因素在该病发生中起很大作用。部分患者可伴其他遗传性疾病,最常见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型,难治性贫血等。

2.外源性毒物 可激活脑内谷氨酸受体,产生兴奋性神经毒作用,导致钙在某些脑区沉积。有人将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注入鼠基底核区,3周后在肥大星形细胞中发现钙斑沉积,主要成分是钙、磷,还可含硫、铝、硅等,与本病的病理改变相似。

3.铁及磷酸钙代谢异常 有些家族性患者存在明显的铁代谢障碍,如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血清铁及铁结合能力降低,肝、脾、骨髓和脑活检可见铁沉积等,主要由铁转运缺陷造成。部分患者出现阵发性低钙血症,可能与伴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有关,还可伴小脑钙化

4.免疫因素 某些患者青年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查发现血沉明显增快,CRP、RA因子、抗核抗体亦升高,部分病例活检发现钙斑周围免疫炎性细胞浸润

主要病理变化:双侧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可见钙化斑,有时累及小脑齿状核及大脑皮质,斑块多位于血管外膜细胞浆内,少数位于胶质细胞突触内。脑活检可见大量低分化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甚至出现星形胶质细胞瘤,主要位于早期钙化斑形成区或大钙化斑周围,斑块主要由糖蛋白、钙盐及铁组成。伴痴呆的Fahr病患者病变不同于Alzheimer病及Pick病,特点是缺乏老年斑;大脑新皮质存在广泛大量的神经元纤维缠结;钙质沉积;部分白质可见中至重度脱髓鞘及神经纤维增生;Meynert核可见轻至中度神经元脱失等。

由于酸性黏多糖沉积在胶质细胞内或细胞外周区域,形成非钙性圆圈体。其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最后侵入血管壁。以后发生羟磷灰石的钙盐沉积。很少量的铁也可随之沉积。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Fahr综合征最常见原因,患者血清钙含量减少,有手足搐搦、惊厥表现。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型是少见的家族性遗传病,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体征,尚有明显骨骼及身体发育障碍。

2.儿童期颅内感染可引起基底核钙化,Bobek等报道2例儿童期脑膜脑炎患者,以后出现基底核钙化一系列临床症状。

3.新生儿Fahr综合征主要原因是产伤、严重血缺氧脑病、宫内窒息等,可在数月内引起Fahr综合征一系列表现,病史可以鉴别。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