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干酪性鼻炎

发布日期:2014-11-19 19:37:15 浏览次数:1595

症状体征:发热,鼻出血,鼻溢液,头痛,晕厥

【疾病概述】

干酪性鼻炎(rhinitis caseosa)又称鼻胆脂瘤(nasal cholesteatoma),是一种少见的鼻病,其特点为鼻腔积聚有恶臭的干酪样物,日久可侵蚀软组织和骨质,造成鼻内外畸形。病变也可发生于鼻窦,称干酪性鼻窦炎。可与干酪性鼻炎并存,故本文一并介绍。病变多位于一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但无显著差异。

【干酪性鼻炎症状】

干酪样物为淡黄色无组织结构的半固体,由脓细胞、坏死组织、脱落上皮、硬脂、少量胆固醇和钙盐结晶等无定形碎屑构成;其中尚可有白色链丝菌等真菌、类白喉杆菌等微生物,偶尔还可看到异物、鼻石死骨等。鼻粘膜的病理改变视本病严重程度而异,轻者为炎性浸润、增生,重者则发生粘膜变性、坏死和肉芽增生,更甚者骨质破坏、外鼻变形或管形成。

多一侧发病,病程缓慢。主要症状是进行性鼻阻塞、脓性鼻涕奇臭、少量鼻出血、嗅觉减退和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如侵入蝶窦,则可损害视力和发生脑神经麻痹

检查

鼻腔内干酪样物堆积,鼻中隔穿孔,外鼻变形,眼球移位,上颌窦前壁或硬腭可见瘘管。早期X线拍片可见鼻窦均匀模糊,晚期则可见窦腔扩大和骨质破坏。活组织检查仅显示慢性炎症,须与恶性肿瘤相鉴别。

【干酪性鼻炎疾病别名】

鼻胆脂瘤(nasal cholesteatoma)

【干酪性鼻炎预防】

1、无论未病已病,鼻腔保持干净,注意卫生。

2、不随意掐挖鼻腔,不拔鼻毛。

3、工作或生活环境,力求空气新鲜,注意防止污染。

4、忌食一切烟、酒、辣及刺激性食物。

5、耳鼻喉科医务人员,要注意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6、清除出的腐败污物,予以烧毁。不能烧毁的,应严格消毒。

【干酪性鼻炎病理】

干酪样物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半固体状,具有恶臭,形态与乳酪或腐乳相似。组织学上主要由脓细胞、脱落上皮、硬脂、磷酸钙盐结晶体、胆固醇结晶体及无定形碎屑所组成。其中可有白色链丝菌、真菌、白喉杆菌等微生物,偶有异物、鼻石或死骨,有时可见干酪样物质为一薄层纤维组织所包裹。鼻粘膜呈慢性炎性改变,日久糜烂、肉芽形成、骨质破坏。

【干酪性鼻炎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有多种学说,如结核学说、梅毒学说、胆脂瘤学说、息肉变性学说等,但以阻塞合并化脓的学说为广泛接受。认为此病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鼻腔或鼻窦因机械阻塞后引起化脓,脓性分泌物因阻塞而蓄积,经浓缩、干燥、变质等变化,致形成干酪样物质。因此,鼻腔异物存留、结石、异位牙等,可为干酪性鼻炎的诱因。

【干酪性鼻炎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根据单侧鼻腔病变,鼻腔内有奇臭的干酪样物质堆积,诊断多无困难,X线检查,早期示病侧鼻腔、鼻窦均匀模糊,晚期可有骨质吸收,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但活检显示为慢性炎症,可以鉴别。

专科检查

干酪性鼻炎检查 鼻腔内干酪样物堆积,鼻中隔穿孔,外鼻变形,眼球移位,上颌窦前壁或硬腭可见瘘管。早期X线拍片可见鼻窦均匀模糊,晚期则可见窦腔扩大和骨质破坏。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一侧进行性鼻塞,奇臭的浆液脓性分泌物,伴少量鼻出血,嗅觉减退,但自身能闻及臭味。可有倦怠、食欲不振、失眠、头昏、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多见于晚期。累及蝶窦者可致视力丧失和脑神经麻痹。检查可见一侧鼻腔有乳酪样或豆渣样物质堆积,呈白色或黄褐色,量较多,甚至可将鼻中隔推向对侧。病变发展可出现粘膜糜烂、溃疡形成、肉芽增生和骨质破坏,可侵蚀鼻中隔、鼻腔外侧壁、上颌窦、硬腭等。晚期鼻梁变宽或塌陷,颌面部肿胀变形,眼球移位,鼻中隔穿孔,硬腭、颌面部可发生脓瘘。在干酪样物质中可发现鼻石或死骨。

【干酪性鼻炎治疗概述】

一般治疗

彻底清除鼻腔或鼻窦内干酪样物,并作鼻腔冲洗。如发现有鼻息肉、肉芽组织、异物或死骨等,亦应一并清除。如病变累及筛窦或上颌窦,则应行筛窦刮除术或上颌窦根治术。局部小瘘管多在原发病灶清除干净自然愈合,但较大瘘管则需搔刮和缝合。本病预后较好,经治疗后多不复发。

手术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用刮匙或吸引器彻底清除鼻腔干酪样物,如有肉芽、息肉、死骨或异物,一并清除。手术后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腔,然后滴入5%弱蛋白银或1%链霉素。对引起鼻塞的原因,如息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等,均应进行适当治疗。若上颌窦、筛塞已被侵及,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通畅引流。如已并发鼻瘘管,小的常可自然愈合,较大瘘管则需搔刮后缝合。

【干酪性鼻炎并发症】

可出现少量鼻出血、嗅觉减退和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侵入蝶窦,则可损害视力和发生脑神经麻痹。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