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溃疡
症状体征:脓疱,休克,溃疡,囊肿,昏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脱水
【疾病概述】
应激性溃疡是多发性外伤,严重全身性感染,大面积烧伤,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反应情况下发生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应激性溃疡的病灶有4大特点:①是急性病变,在应激情况下产生;②是多发性的;③病变散布在胃体及胃底含壁细胞的泌酸部位,胃窦部甚为少见,仅在病情发展或恶化时才偶而累及胃窦部;④并不伴高胃酸分泌
【应激性溃疡病因与发病机制】
严重创伤(包括大手术)、感染、休克等应激情况下可继发胃十二指肠等黏膜糜烂、溃疡,称为应激性溃疡。它不同于常见的消化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且不限定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亦可发生在小肠,但后者较为少见,仅发生在应激严重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命名至今仍有争议,有人将其称为应激性胃炎、胃糜烂、应激性糜烂、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应激性出血、急性胃肠道灶性坏死、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不同的应激因素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又有不同的命名,如继发于烧伤者称为Cushing溃疡,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称为Curling溃疡,但它不同于因创伤、感染等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它常是单发、侵蚀较深的溃疡。在不少文献中,应激性溃疡还包括了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乙醇等引起的胃黏膜病损。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虽至今尚未完全了解,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H+返流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
【应激性溃疡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应激病史是诊断应激性溃疡的关键。由于黏膜广泛糜烂渗血,引流的胃液呈黑褐色或咖啡色且形成絮状。出血量大可为鲜血,有呕血、黑便,以至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偶有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应激性溃疡以胃黏膜糜烂、有浅表溃疡形成为特征,且是多发的,以胃近端多见。亦有极少数严重应激患者可以发生全胃肠道广泛性损害、出血。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呈广泛性糜烂,且有多发的浅表小溃疡。
【应激性溃疡治疗概述】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重于治疗,它不但是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也代表着全身有微循灌注不良、氧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对于存在着严重应激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当胃液中出现咖啡色或明显性血液、生命体征及血常规检查提示有明显失血征象时,即应给予重视并开始治疗。当有大量出血征象时,应给予有关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监测与治疗,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非应激性溃疡等因素引起的出血。在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同时,必须积极寻找仍存在的应激因素,并加以清除,否则,将难以控制出血或会再次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