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直肠癌转移 直肠癌转移

发布日期:2014-11-07 23:12:09 浏览次数:1595

(一)侵润沿肠管纵轴上下侵润的速度慢,侵润距离小,较少超过癌肿边缘2~3公分。沿横向侵润比纵向稍快,约半年可侵润肠管的1/4周,侵润一周约需一年半至二年的时间,与其它消化道肿瘤相比也是比较慢的。此外,肿瘤向深部侵润达全层之后可向邻近组织及器官蔓延,并可与周围组织脏器粘连固定。

(二)淋巴转移直肠齿状线以上的淋巴引流分上、中、下三组方向。向上沿直肠后淋巴结或骶前淋巴结经髂总血管旁淋巴结或系膜根部淋巴结达腹主动脉淋巴结。中组,向两侧延盆膈肌内侧,经侧韧带内淋巴结扩散至髂内淋巴结而后上行。下组穿过盆膈肌经坐骨直肠窝内淋巴结向上达骼内淋巴结,向下穿越括约肌、肛门皮肤至腹股沟淋巴结。一般距肛缘8公分以上的直肠淋巴引流大部向上、中方向行走,但淋巴管被癌细胞梗塞时也可向下引流。距肛缘8公分以下的直肠淋巴引流则大部分向下,故该段直肠的癌肿的切除应连同肛门及其周围脂肪一并清除。直肠癌的淋巴转移机会较结肠癌多,且越向下端机率越高。

局部浸润引起的症状:直肠癌盆腔有广泛浸润时,可引起腰部及骶部的酸痛,胀坠感;当肿瘤浸润或压迫坐骨神经、闭孔神经根时可出现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痛;肿瘤向前侵及阴道及膀胱粘膜时,可出现阴道流血和血尿,肿瘤累及两侧输尿管时出现尿闭尿毒症

血道播散引起的症状:距肛门6cm以下的直肠,其血管浸润的机会比上段直肠及结肠高7倍,血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肺、骨,临床上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直肠癌晚期如浸润其他脏器及组织,可引起该处病变症状,侵犯骶神经丛可使骶部及会阴部疼痛,类似坐骨神经部疼痛;侵犯膀胱、前列腺,可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直、尿道直肠瘘,女性可引起阴道直肠瘘,阴道部排出粪便及粘液脓血。肝转移后可引起肝肿大黄疸腹水等症状,全身症状可有贫血等恶液质现象有时还可出现急性肠梗阻下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后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症状。

1. 局部扩散:先是肠壁内扩散,癌环绕肠壁一周生长约需2年,癌浸润至肌层后易发生血行转移。癌瘤还可以侵袭整个肠壁以致肠周围的器官(如膀胱、前列腺、子宫、小肠、肝、胃、胰等)。

2. 淋巴道转移:占60%。结肠癌细胞经粘膜下层淋巴网穿过肠壁→肠壁面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中央淋巴结(主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直肠癌细胞沿肠壁淋巴道→肠旁淋巴结→直肠上动脉或乙状结肠动脉旁淋巴结→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直肠的淋巴引流分为上、下两组,齿状线以下为下组,经会阴汇入腹股沟淋巴结。由于上下两组淋巴网彼此彼此存在广泛吻合支,所以直肠癌还可以经淋巴道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

3. 血道转移:占34%,多转移至肝脏,次为肺,再次为骨、脑、卵巢。极少转移至肾上腺或肾脏。

4. 种植转移:常见种植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癌细胞侵犯至浆膜外时,脱落癌细胞种植在腹盆腔腹膜形成癌结节;一种是肠腔内癌组织癌细胞脱落种植到附近粘膜损伤处,粘膜完整时不能种植,这也可能是大肠癌常有多发病灶的原因之一;再者就是手术中的医源性种植。

中医中药是一座宝库。中医中药也是可作为综合治疗直肠癌转移的主要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其原理是:抑制癌瘤新生血管网的形成,阻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切断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渠道,造成癌瘤得不到营养来源而逐渐枯萎,废物不能排出而逐渐变性坏死,而且不伤害正常细胞。在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抗癌免疫监护系统的再生,激活各类杀癌细胞的同时,调节细胞周期引擎分子和细胞动力,使失控的癌细胞恢复正常的周期节律,让癌细胞发生逆转。中药治疗配合放、化疗,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白血球的数量。即使已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的晚期患者,也可控制转移、减除癌痛、改善证候、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带癌生存期。一般临床上采取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优势在于同时治疗原发癌灶并控制癌细胞的转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