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发布日期:2014-10-23 17:06:47 浏览次数:1595

症状体征:发热,血尿,血红蛋白尿,头痛,腰背痛

【疾病概述】

本病系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在睡眠时加重,可伴发作性血红蛋白尿全血细胞减少。男女均可发病,在欧美女性发病稍高于男性,在亚洲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以青壮年(20~40岁)发病为多,是一种获得性多能干细胞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化学、放射线或病毒感染等,致病染色体突变,发生异常干细胞株,其增殖分化生成的红细胞、粒细胞均有共同缺陷。PNH病人的红细胞并非全部不正常,以红细胞对补体的敏感度来划分可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对补体不敏感,即正常红细胞;②Ⅱ型:对补体轻度敏感,溶血敏感性是正常红细胞的3~5倍;③Ⅲ型:对补体高度敏感,溶血敏感性是正常红细胞的15~25倍。溶血程度的轻重与对补体敏感红细胞所占比例密切相关。若Ⅲ型细胞占红细胞总量半数以上,则经常有血红蛋白尿;若主要为Ⅱ型红细胞,可间断出现血红蛋白尿。补体在体内经过两种途径被激活,一是经抗体介导的经典激活途径,另一是不需抗体的更迭途径。补体成分像阶梯一样按顺序激活,最后形成终末复合体C5b~9(或称膜攻击复合体)使膜破坏而导致溶血。PNH红细胞主要病变在细胞膜,体外试验表明PNH红细胞易受补体破坏,然而临床上能引起PNH溶血发作的情况很多,是否都与补体有关,尚待证实。体外试验还证明,PNH红细胞膜缺陷是多方面的,如容易遭受氧化损伤,变形性减低等,推测PNH的溶血的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补体溶血较为肯定,其他因素也值得进一步研究。近年对PNH进行了许多研究,对其发病确切机制尚无定论。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状】

【临床表现】

一、症状:

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为贫血为早期表现占60.3%也有少数部分患者起病较急,因急性溶血,而突然出现酱色尿,最常见慢性贫血症状,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心悸气急、耳鸣,眼发等,阵发性加重或发作性血红蛋白尿是本病的典型症状,35%患者血红蛋白尿与睡眠有关,溶血发作时可见睡眠后小便褐色与酱油,发作严重时少数患者可有腰酸、四肢酸痛,食欲减退,发热,恶心呕吐,尿不尽感,尿道疼痛

二、特征:

1 、贫血 98% 的患者有贫血,由于贫血可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而廓苍白及甲床色淡。部分患者皮肤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呈苍白带暗褐色,病程长者色素沉着更明显。

2 、黄疸 由于溶血,47%的病人在病程中有黄疸,而以黄疸为首发表现者占4%,黄疸多为轻度或中度。

3 、出血 约1/3患者有出血倾向,以出血为最初表现者占12%,表现为牙龈渗血、鼻腔渗血及皮肤出血点等轻中度出血。女性患者也可表现为月经过多。个别患者可有大量鼻衄、非局部原因能解释的术后出血、人工流产后出血、柏油样便血及眼底出血等。

4 、脾肿大 25%有肿大,13%有脾大,肝脾均肿大者占12 .5% 。

5 、其他 长期贫血心脏可见代偿性扩大。

【诊断标准】

一、 PNH 的诊断条件

1、临床表现符合PNH 。

2、实验室检查: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 试验)、糖水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尿潜血(或尿含铁血黄素)等项实验中,凡具备下列条件:

a 、两项以上阳性;

b 、一项阳性但是具备下面条件:

(1) 两次以上阳性,或一次阳性。但操作正规,有阴性对照,结果可靠,即时重复仍然阳性者。

(2)有溶血的其他间接证据,或有肯定的血红蛋白尿发作。

(3)能除外其他溶血,特别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PNH 综合发症的诊断

凡再障性贫血转化为 PNH 或 PNH 转化为再障性贫血的,或者兼而有之的,均为再障性贫血 -PNH 综合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还不知如何预防本病的发生。但已明确一些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血红蛋白尿,因此患者应注意避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分劳累或精神紧张;避免滥用药物等。由于本病本虚,故平素应调和精神,调养身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适当练气功、打太极拳,以提高抵抗力。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理】

由于本病长期存在Hb尿、骨髓代偿增生及有关合并症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①肾:镜下可见近端曲管及肾小管袢上皮细胞内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②扁平骨骨髓增生程度高于正常,个别病例骨髓增生减低;③肝脏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着,有的患者肝内胆管色素性肝结石或胆囊结石;④脾、淋巴结组织萎缩,单核巨噬细胞增生,髓外造血不明显;⑤血管可能在某些部位发生血栓形成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是一种获得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致病因素可能有化学、放射线或病毒感染等,致病染色体突变,发生异常干细胞株,其增殖、分化生成的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有共同缺陷。

本症红细胞对补体特别敏感,易于遭受攻击而破坏。患者体内存在三种类型红细胞:①I型对补体不敏感,即正常红细胞;②Ⅱ型,对补体轻度敏感,溶血敏感性是正常红细胞的3~5倍;③Ⅲ型,对补体高度敏感,溶血敏感性是正常红细胞的15~25倍。溶血程度的轻重与对补体敏感的红细胞所占比例密切相关。若Ⅲ型细胞占红细胞总量的半数以上,则经常有血红蛋白尿;若主要为Ⅱ型细胞,则可见间断的血红蛋白尿。

PNH红细胞的破坏是由补体在红细胞外激活形成C5b-7,然后结合到红细胞膜上,再与C8及C9作用,产生C5b-9(即膜攻击复合体),破坏红细胞膜,导致溶血。PNHⅡ型及Ⅲ型红细胞表面缺乏一种膜蛋白,即C3转化酶衰变加速因子(DAF),DAF能阻止C3转化酶的形成。PNH细胞缺乏DAF,因而大量C3转化为C3b,形成C5b结合在红细胞膜上。正常人红细胞膜上尚有能与C8结合的蛋白,称C8结合蛋白;又有一种同种限制蛋白(HRP)的补体调节蛋白,可与C9结合,阻止C9的聚合。PNHⅢ型红细胞都缺乏尚缺乏上述二种调节蛋白,因而不能防止膜攻击复合体形成及其破坏作用。PNH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但与补体溶血无直接联系。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诊断要点】

诊断标准

若有典型PNH临床表现(如Hb尿与睡眠有关)诊断并不困难。但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须借助有关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方可确定诊断。国内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符合PNH。②实验室检查: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糖水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尿潜血(或尿含铁血黄素)等项试验中凡符合下述任何一种情况,即可诊断。a.2项以上阳性。b.1项阳性,但须具备下列条件:2次以上阳性,或1次阳性,但操作正规,有阴性对照,结果可靠,即时重复仍阳性者;有溶血的其他直接或间接证据,或有肯定的血红蛋白尿出现;能除外其他溶血,特别是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所致溶血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鉴别诊断

本病初诊时很易误诊,有报道误诊率可高达39%,主要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的PNH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不高,某些部位骨髓可增生低下易与再障混淆。PNH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再障正常;再障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红细胞寿命不缩短,而PNH缩短;再障一般无黄疸、肝脾肿大及尿中排出铁量增高等表现。少数PNH患者可伴有再障或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查出具有PNH特征的红细胞,说明两者有密切关系。但何为主病仍须鉴别。②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部分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可有全血细胞减少,甚至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PNH也可因骨髓过度造血,出现血清叶酸水平低,大细胞贫血,因而两者须鉴别。前者对叶酸及维生素B12反应良好,不具备PNH红细胞的特点可资鉴别。③缺铁性贫血:PNH患者由于Hb尿,由尿中排出大量铁。可同时伴有缺铁性贫血,对那些临床未察觉Hb尿的PNH患者,易误诊为缺铁性贫血。两者的主要区别是PNH在服用铁剂后血红蛋白虽有上升,但纠正不完全。④一些其他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淋巴瘤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可产生具有PNH特点的红细胞,有关试验可出现阳性,应注意鉴别。可参考临床表现及其他有关检查,也不能因此轻易否定原来疾病。此外,PNH患者在出现Hb尿前可有Coombs试验阳性,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可出现糖水试验阳性,应注意观察鉴别,也有报道两病同时存在。一般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效果较PNH好。PNH出现Coombs试验阳性,也常只为偶然现象。可借助观察和检查鉴别。

实验室检查

约半数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约20%单纯贫血,约20%贫血伴有血小板减少,少数为贫血伴白细胞减少,极少数患者贫血伴有白细胞增高。血象正常者仅占3%。网织红细胞多升高,少数患者血片中可见有核红细胞,个别病例血片中可见晚幼粒细胞。骨髓呈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高度增生,可见红系核分裂,双核或多核,约15.9%患者呈巨幼变。巨核细胞系可有病态造血,可见小巨核细胞、巨大血小板及血小板形成不良,亦有全片无巨核细胞者。部分患者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或非造血细胞轻度增生。也有患者有些部位骨髓呈增生低下。总之,PNH骨髓可有轻度病态造血,阅片时应注意与血红蛋白病、巨幼细胞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尿潜血及含铁血黄素(Rous试验)检查,能在尿中查到血红蛋白,是Hb尿的直接证据。但需与血尿或在尿中有红细胞溶破相区别。尿沉渣中查到含铁血黄素,说明近期有过Hb尿。本病Rous试验阳性者约为70%。对可疑患者应多次复查。糖水试验(蔗糖溶血试验),PNH红细胞在等渗低离子强度下(通过蔗糖溶液)与血清一起孵育则溶血。本试验敏感性强,阳性率为88%,但也应注意有时出现假阳性。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在pH6.4的条件下,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正常红细胞在这种体系中不溶血,PNH细胞则溶破,本试验在诊断PNH有较强的特异性,被公认为是诊断PNH的依据,为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应设置阳性和阴性对照,应以光比色法看溶血度,一般PNH病人的溶血度都在10%以上,PNH患者阳性率为79%。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从眼镜蛇中提取出的蛇毒因子,可在血清成分的协同作用下,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蛇毒因子加入正常血清的试验体系中,对补体敏感的PNH红细胞溶解,正常红细胞则否,本试验特异性强,在PNH患者中阳性率81%。补体溶血敏感试验:用抗1抗体(冷凝集素)或抗人红细胞膜抗体致敏红细胞,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观察能使红细胞溶破所需的补体量。可测出被检红细胞对补体敏感的程度。根据此试验将PNH分为Ⅰ、Ⅱ、Ⅲ型。此外,有关溶血的其他检查:3/4患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绝大多数患者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半寿命明显缩短。也有报道,PNH干细胞体外培养BFU-E、CFU-E、GM-CFU-C减少。

专科检查

1. 血象: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正常;网织红细胞增高;球形红细胞增多,易见红细胞碎片,可见幼红细胞。

2. 骨髓象:由增生明显活跃到增生不良不等,以幼红细胞增生明显。粒系、巨核细胞系正常。细胞内、外铁减少或缺如。

3. 血间接疸红素增高,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阴性。

5.酸溶血试验、糖水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

临床表现

1.血红蛋白尿(Hb尿)国内报道约72%有Hb尿,为阵发性或发作性加重,典型Hb尿呈酱油色,轻者可呈啤酒色或浓茶色,轻者可偶尔发作一次,重者持续数周。发作时可伴有腹痛,也有同时发冷发热。半数患者有发作诱因,以感染及药物诱发多见,药物中以铁剂诱发多见,其他为输全血或血浆。此外,有的患者在劳累、情绪激动、食用某些食物、月经期、饮酒、运动后均可诱发。约35%患者Hb尿与睡眠有关,晨起尿色最深。我国将本病Hb尿分为频发型,即两次发作间隙不足2个月者;不发作型,在观察期内未见典型的Hb尿发作。综合资料中约30%无Hb尿,在有Hb尿患者中偶发型与频发型各半。因为病情常有自然变化,各型之间可相互转化。

2.贫血诊断时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由于长期血管内溶血,皮肤有含铁血黄素沉着,肤色呈苍白中带有暗褐色。

3.出血约1/3患者在病程中有轻度出血,如牙龈、皮肤出血、鼻出血、月经量增多,少数患者有明显出血,可出现柏油样便及眼底出血。

4.黄疸约半数患者在病程中有程度不同黄疸,多为中度至轻度,间接胆红素升高,肝功能大多正常。

5.部分患者有肝脾肿大约25.1%有脾肿大,13%有肝大,肝脾均大者只占12.5%,约半数病人无肝脾大。

6.PNH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由于PNH免疫功能低下,常伴有白细胞减少,易发生感染,以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感染又可诱发溶血或引起再障危象,此常为PNH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栓形成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以下肢静脉栓塞多见,其次为脑血栓形成,少数为门静脉血栓和肠系膜血栓形成。肾功能衰竭是由于Hb尿大量铁经肾排出,使肾内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感染及Hb尿发作均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多能恢复,血液透析常可使本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获得成功。长期溶血也可使部分病人发生胆结石。长期贫血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报道认为生育期妇女妊娠发生自然流产和胎死宫内的机会较高。此外,由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发生类固醇糖尿病及病理性骨折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治疗概述】

一般治疗

【常规治疗】

西医治疗

1 、减轻贫血

a 、输血严重贫血,血红蛋白迅速下降致明显贫血或需外科手术时。输血可作为对症治疗或术前准备。

b 、雄激素雄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而且可以减少溶血,使贫血症状改善,输血减少。

C 、铁剂和叶酸对于血红蛋白尿丢失铁而伴有缺铁的患者,铁剂治疗有助于改善贫血。

2 、减少溶血发作

a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 .25~1mg/(kg.d) ,多数病人能减缓溶血发作,小剂量皮质激素持续治疗可减少慢性溶血,但是,除非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一般不予每日类固醇治疗。

b 、抗氧化药物,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常用大量的维生素 E 及阿魏酸纳,有报道维生素E每日肌内注射100ng ,连用3周,溶血可减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亦随之上升。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论证。

c 、化疗药物需慎重考虑。

3 、骨髓移植:理论上异体骨髓移植可根治异常造血干细胞病,但多用于伴有骨髓增生不良的病例。

【预后与转归】

综合国内 PNH 报道资料,患者约有 1/4 的病程中死亡,主要原因是感染、贫血性心脏病,中枢神经出血,其中以感染过多,进一步减少并发症所带来的死亡,加强对症和支持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则有可能长期生存。

国内 PNH 约有80%是由再障性贫血转化而来的。

常见并发症:

1、 感染 PNH病人的白细胞也不正常,常伴有免疫及防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容易招致感染的原因。常见的是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感染又可诱发溶血或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在我国,并发感染是PNH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血栓形成 此是欧美文献报道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3、胆石

4、肾功能减退

5、贫血性心脏病

6 、其他并发症: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由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发生糖尿病、库欣综合征(C ushing syndrome )及病理性骨折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