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布日期:2014-10-09 12:37:26 浏览次数:1595

症状体征:发热 ,贫血 ,急性贫血 ,血尿 ,败血症的征象 ,失血过多后贫血 ,皮肤黏膜苍白 ,衰老加快

【疾病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干细胞或,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向心性萎缩,被脂肪髓代替,血中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无恶性细胞,无网状纤维增生。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预防】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再障的病因迄今尚不完全明了,但约半数病例与已知的药物、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及病毒感染等有关,应设法防止这些病例的发生。

1.一级预防 在老年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之前,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其致病因素,从而防止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具体如下:

(1)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保健工作和原子能事业的迅速发展,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日益增多,已经证实慢性外照射可以引起再障。故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加强防护措施,避免慢性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与发病机制】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继发性再障的发病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1.药物 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药物性再障有两种类型:①和剂量有关,系药物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种抗肿瘤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等主要作用于容易分裂的较成熟的多能干细胞,因此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骨髓仍保留一定量的多能干细胞,停药后再障可以恢复;白消安和亚硝脲类不仅作用于进入增殖周期的干细胞,并且也作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要点】

专科检查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急性型

(1)血象: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为正色性正细胞贫血。本型血红蛋白最低可为10g/L,最高可为50g/L多数在30g/L上下。一些患者经大量输血虽血红蛋白有所提高,但维持时间短暂,很快即又降到低水平。②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年轻的成熟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对再障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本型网织红细胞最少为0,最多为1.4%左右,多

临床表现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急性型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伴有感染,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使病情日益恶化多数在1年内死亡。

2.慢性

其他检查

抗碱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饱和度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概述】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一)治疗

1.支持治疗 为防止患者血红蛋白过低出现严重症状或危险,需输血以提高其水平,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慢性型再障病程漫长,长期多次输血可使患者对红细胞亚型发生过敏,使以后输血发生反应。大量输血又可导致血色病。因为输入的血红蛋白终究要破坏(1g血红蛋白含铁3.4mg,100ml血含血红蛋白12g计算则输入40.8mg铁)其分解出的含铁血黄素沉着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慢性患者长年迁延不愈,有的输血高达数万余毫升,大量含铁血黄素沉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资源】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再障的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诊断再障须除外下述类似疾病: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性(PNH) 典型病例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于再障鉴别。不典型病例,无血红蛋白尿发作,临床主要为慢性贫血,外周血液中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也可增生减少,骨髓也可增生降低,就易被误为再障。但PNH出血,感染均较少较轻,网织红细胞大于正常,骨髓多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生较明显,含铁血黄尿素试验(Rous)可阳性,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