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疾病概述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疾病概述不稳定血红蛋白(UHb)是由于α或β珠蛋白肽链与血红素紧密结合的氨基酸发生替代或缺失,损害肽链的立体结构或减弱血红素的结合力,形成分子结构不稳定的异常血红蛋白。这类不稳定血红蛋白易受氧化而丢失血红素,在红细胞内聚集沉淀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使红细胞膜变僵硬,易被脾脏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以往曾称为先天性变性球蛋白小体贫血。本病属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但不少患者无家族史。迄今已发现90种以上不稳定血红蛋白,种类虽多但总发病率较低。
各种不稳定血红蛋白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按其贫血程度可分为四组,①重度溶血性贫血:常为β链氨基酸替代或缺失引起,1岁内起病,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40~80g/L,网织红细胞20%~75%,切脾不能改善贫血;②中度溶血性贫血:儿童或青春期起病,脾大,发作性黄疸,血红蛋白60~100g/L,切脾可使贫血减轻或消失;③轻度贫血或无贫血:网织红细胞轻度增高,感染及服用氧化剂药物均可引起急性溶血发作,甚至发生溶血危象,较常见的不稳定血红蛋白如HbZürich,HbKhn属此组;④无贫血及任何临床症状,但实验室检查可有不稳定血红蛋白检出。多数患者在溶血发作时尿液呈深褐色或黑色,为血红素与珠蛋白肽链解离后产生的二吡咯色素尿。同时伴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患者可出现紫绀。脾切除或急性溶血期患者红细胞内可见变性珠蛋白小体,用甲紫或煌焦油蓝染色后即可显示,呈单个球形染蓝色。G6PD缺乏患者本试验也可阳性。未切除脾脏及非急性溶血期病人,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高于正常(新鲜血加入乙酰苯肼37℃温育2~4小时后,可诱发红细胞内生成变性珠蛋白小体)。热变性试验(新鲜溶血液,加热50℃2小时后,如沉淀血红蛋白>5%,提示UHb存在)及异丙醇试验(新鲜溶血液加入异丙醇37℃40分钟,UHb可产生绒毛状沉淀)是诊断本病简便、敏感并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试验。血红蛋白电泳对不稳定血红蛋白检出率不高,仅HbKhn,HbSydney,HbZürich等少数不稳定血红蛋白可与HbA分开而被检出。UHb氧离解曲线异常伴有紫绀症状者,溶血液经37℃温育后高铁血红蛋白可达20%~30%。本病应与G6PD缺陷及其它血红蛋白病鉴别。对本病患者应注意防止感染和避免服用磺胺类及其它氧化型药物。急性溶血时应积极对症治疗。脾切除可使红细胞寿命延长,溶血减轻,对中度贫血患者效果较好,但对重型患者可能无效。
相关血液系统疾病信息: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 |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血友病及因子Ⅺ缺乏症 |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 恶性组织细胞病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血红蛋白D病 | 蛋白C缺乏症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1.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2而引起的贫血。病因
给孩子吃一款“补血菜”
如今,儿童缺铁性贫血成为除肥胖、近视之外的又一新儿童富贵病。医生指出,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
高血压病人应做的检查。
临床上对高血压病人,除了应详细的寻问病史外,还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做一些辅助检查,
眼圈发黑未必是肾虚
中医学认为:色黑入肾,因此不少人以为眼圈黑与肾有关,是肾虚的表现。诚然,在临床中确有因肾虚
便秘的饮食疗法
便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是由于粪便在肠中滞留过长时间而成。便秘有弛缓性和痉挛性之分,前者大
儿童结核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如果孩子确诊为结核病的话,就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可以根据肺结核的类型和现阶段进展及活动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