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血红蛋白病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13 08:34:15 浏览次数:1595

1、镰状细胞贫血:为血红蛋白S(HbS)所引起的血红蛋白病。多见于黑人,中国已报道1例,系与非洲民族混血的后代。血红蛋白S是β肽链第6位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代,于缺氧条件下,其溶解度降低致使红细胞凝缩变形如镰刀状,细胞变为僵硬,失去原有变形性和柔韧性,无法通过微循环,而引起局部缺氧,血粘稠度增加,导致小血管淤滞栓塞。

2、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中,每一条多肽链与一个血红素相连,构成完整的血红蛋白单体,血红素埋藏于多肽链摺叠所形成疏水性非极化性的袋中,称血红素袋,使血红素与血红素袋外肽链的非极化氨基酸接连,形成许多接触点,使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保持稳定性。如血红素与肽链接连部位的氨基酸被其他氨基酸所替代或缺如,血红蛋白分子的稳定性即改变,血红蛋白易被氧化而丢失血红素,因而形成珠蛋白变性小体,促使红细胞膜变硬而易溶血,临床多见于本病杂合子,纯合子不能存活。

3、血红蛋白M病: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中,血红素与多肽链在血红素袋内互相连接,由疏水性、非极化的组氨酸分别与α和β多肽链联系;即通过组氨酸与血红素铁原子连接在疏水和非极化的血红素袋内,保护血红素的亚铁原子不被氧化,进行与氧结合的生理功能。血红蛋白M病系指血红素袋内的组氨酸被其他氨基酸替代而引起变异的疾患。酪氨酸酚基上的氧与铁原子构成离子键,使铁原子成稳定的高铁状态,最后变成不可逆的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运输氧的功能。血红素袋内不同部位的组氨酸被不同的氨基酸替代,可出现不同型的血红蛋白M病。如α肽链远端的组氨酸被酪氨酸替代,即 HbM Saskatoon;其他有HbM Boston;HbM Iwate,HbM Zurich。

1、镰状细胞贫血:患儿出生半岁后易有手和足疼痛肿胀,年长儿诉腹痛、关节和骨骼痛等均因小血管栓塞所致。婴儿有苍白、黄疸脾肿大,年龄增长后有慢性贫血。脾赃由于梗塞后纤维化而转向缩小。年长儿体格可呈四肢过长,躯干短,颅形突起的所谓“镰状细胞贫血体形”。易有下肢溃疡,叶酸缺乏性贫血等合并症,并易感染而引起死亡。本病的杂合子患者称血红蛋白S特征,无症状,于高空飞行或缺氧条件下,可出现红细胞镰变,并表现小血管栓塞所致的症状。

2、血红蛋白E病:系血红蛋白E纯合子疾患。血红蛋白E是β肽链第26位谷氨酸被赖氨酸所替代。这一氨基酸的替代并不影响血红蛋白正常生理功能,故无明显临床表现。血红蛋白E病的症状轻,病人易疲乏,脾脏轻度肿大,血红蛋白偏低,红细胞不减少,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特点。靶形细胞较多见,平均15%—20%。

3、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临床表现为间歇出现轻度甚至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并有血红蛋白尿。部分病例与G6PD缺陷类似,可因服用氧化剂药物而加重;另一部分病例可无症状。

4、血红蛋白M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纯合子者不能存活,杂合子生后出现症状(如为β肽链异常约于3个月后出现症状), 表现为紫绀持续不退,但不出现杵状指(趾),亦无心肺异常体征。紫绀轻重随患儿血中血红蛋白M的含量高低而定。

血红蛋白E病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的双重杂合子,又称血红蛋白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类似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见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条),应加以鉴别。血红蛋白E病又可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结合(血红蛋白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成为血红蛋E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基因结合等双重杂合子,后一种应注意与血红蛋白H病鉴别(见“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条)。

血红蛋白M病:新生儿出现紫绀者亦可见于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加以鉴别。

1、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类巨幼变时用叶酸治疗。注意防止感染,严重发作时应供氧和补液。仅于血红蛋白降低至危急状态时才给输血,近代试用尿素和氰制剂以图控制镰变,但效果未能确定。可试用γ基因活化剂羟其脲治疗,部分病例症状能得到改善。骨髓移植亦有治疗成功报道。

2、血红蛋白E病和血红蛋白E特征患者不需治疗,血红蛋白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血红蛋白E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的双重杂合子之治疗见“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条。

3、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治疗应注意避免氧化性药物,重症可作脾摘除,但部分病例疗效不明显。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