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诊断标准附录E
E1.1急性心肌炎:心肌炎分急性、慢性。急型克山病常需与急性心肌炎相鉴别。注意有否感染病史,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及病毒等。细菌感染中的白喉性心肌炎最多见,病死率较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逐渐增多,鉴别重点:感染而致者,其白细胞增加,特别是中性白细胞增加比急型明显,而病毒引起者则可有白细胞少,分数淋巴细胞增加,血清中心肌酶活性增加不如急型明显,特别是GOT、LDH与CPK及其同功酶。病毒感染所致的特异性抗体多在发病后的一周内出现,一般在第三周滴定度最高,故可在急性期及恢复期2~3周内,各取血清标本一次称为双份(配对)血清检查,比较两次的滴度,若后者比前者增高4倍以上则具有诊断价值。
E1.2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梗):其发病急骤,合并有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及心电图ST~T改变,特别是单相曲线(向上或向下)与急型很相似,但不同的是急性心梗常发生于年龄较大者(45岁以上),而青年人多为男性,多有心绞痛或心前区的不适感,心电图多为ST~T明显改变,并存在系统的演变过程,同时合并有异常Q波,克山病很少同时出现后者,且多不存在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E1.3急性胃炎: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有时吐胆汁(吐黄水)、乏力、四肢发凉等与急型相似,但无心脏体征:如心脏不大,无心律失常,更重要的是心电图无异常,本病多有暴食或进食不洁食物史,常有腹痛、腹泻等,
E1.4胆道蛔虫症:腹痛、恶心、呕吐、吐黄水(胆汁)易与小儿急型克山病相混淆,但胆道蛔虫症呈阵发性上腹部疼痛剧烈,呈绞痛,腹部有蛔虫包块(X线可见),上腹部有肌紧张及压痛,无心脏的症状与体征。
E3.1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脏疾病:小儿肾病或急、慢性肾炎常因浮肿特别颜面浮肿或并心力衰竭而误诊为亚急型。如果注意血压高、尿蛋白(+++)以上或血尿及管型等即可与亚急型克山病相区别。
E3.2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时,也常误为亚急型,本病均有发烧史,咳嗽明显,肺部的干湿罗音显著,心脏不大常可区别。
E3.3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儿科领域的心内膜心肌病,大多数患儿于二岁前死亡。发病年龄较大者,对洋地黄治疗反应好的,预后较好。主要表现全心扩大特别是左心扩大,心动超声检查只要发现心内膜肥厚(反光强),对本病诊断亦即明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