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含糖饮料甜蜜陷阱甜食依赖犹如毒瘾
相关性研究表明,一杯可乐所含的能量达180千卡,相当于吃进了3两米饭的能量。如果每天饮用大约360毫升(1听)果汁饮料,就有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身材矮小和肥胖。我国上海、北京等城市,许多小学实行了禁止自带饮料入校的制度,为学生无偿提供白开水。
但实际上,含糖饮料仍大受儿童青少年的喜爱,我国的饮料销售量近10年来一直不断上升。在饮料摄入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教授杨晓光提供的研究显示,今年前7个月碳酸饮料产量达到了1254.2万吨,果蔬汁产量达1447.6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9%和37.68%。
国际肥胖工作组于2006年成立了一个针对儿童青少年市场营销的工作小组,并制定了《悉尼原则》,以应对以儿童青少年为目标、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行为。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胡小琪介绍说,为响应《悉尼原则》提出的“要保证学校和幼儿园及托管机构设施的无商业化,以法律保护儿童,使他们免受商品剥削,享有安全、健康的食品”的要求,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已经禁止在学校内出售含糖饮料,有的国家还通过立法包括使用国际间通用法律,阻止含糖饮料向16岁以下的儿童市场销售。美国哈佛大学胡·弗兰克教授介绍,在美国、巴西等国,已经通过立法形式禁止在广播、电视的儿童节目中,播放含糖饮料广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应该在含糖饮料包装上,标出营养成分,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选择信息;有的州已经开始对含糖饮料实行了加税政策,增加其销售价格,限制销售。
在饮料摄入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爱维娜展示的研究报告证明,“人类会像染上毒瘾一样,对甜食上瘾”。
爱维娜的研究方法,是用大鼠建立“高糖”动物模型,研究表明,“食用毒品可以促进脑部产生愉悦感,减少负面情绪。而摄入大量的糖则可以让脑部产生新鲜感及饱腹感。”爱维娜介绍,人类摄入糖类食品后产生的快感以及依赖性,不仅与毒品上瘾相似,而在戒断糖类食品时产生的肌肉颤抖、情绪焦虑以及精神抑郁的症状,也与戒断毒品时相近。研究还显示“高糖大鼠”在戒断糖二周后,再次摄入糖时,量剂反而比以前加大了,这与戒毒后复吸的毒品量越来越大也极其相似。这个研究结果揭示了,儿童青少年深爱含糖饮料,是因为“糖瘾”在起作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