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心脏病是什么病
高原性心脏病是什么病?高原性心脏病是指患者在平原地区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征兆,但到了高原地区后由于大气中氧分低下,心脏发生缺氧,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高原性心脏病是种以慢性低压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为基本特征,并有右心室肥厚或右心功能不全。它是慢性高原病的另一种类型,可分为小儿和成人高原性心脏病。
高原性心脏病易发生在3500m以上高原,多为慢性经过,个别初进高原者特别是儿童可以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也称亚急性高原病。急性或亚急性患病者,以显着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扩大和充血性右心衰竭为特征,而慢性患病者以右心室后负荷过重所致的右室肥厚为主的多脏器损害。
在低氧血症时,由于能量供应不足,使心室舒张期除极的斜率降低,窦房结纤维自发性冲动的频率转慢,同时也降低窦房结及房室结的动作电位,使心脏传导系统的兴奋及传导过程发生改变,而导致心律失常。高原性心脏病不仅影响右心,而且还累及左心。
高原性心脏病可以出现下列表现:
1、心界明显扩大(增大20%以上),心前区有Ⅱ级以上收缩期心杂音,且杂音有变化性大的特征者。
2、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显示有以右室肥厚为主的心室肥厚及(或)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束支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等表现。
3、X线及超声心动图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征象。
4、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高原性心脏病多发生于平原移居高原或由中度海拔到更高海拔处的居民,其发病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高原性心脏病除低氧个体差异外,劳累、寒冷、呼吸道感染常为诱发因素。
相关文章:原因
检查
诊断鉴别
预防保健
饮食
案例
治疗
症状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