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有关老年人脑出血早期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08 12:29:53 浏览次数:1600

这些年来在我国患脑出血这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其中以老年人居多,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多学习有关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老年人脑出血早期症状?

本病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最多见。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少数在静态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起病前多无预感,仅少数患者发病前有头痛头昏、动作不便、口齿不清等症状。发病突然,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蜂,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血压多增高,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为脑出血中最多见者,约占60%~70%。其中壳核出血最多,约占脑出血的60%,丘脑出血较少,约占10%,尾状核及带状核等出血少见。虽然各核出血有其特点,但出血较多时均可侵及内囊,出现一些共同症状,现将常见的症状分轻、重两型叙述如下:

轻型;多属壳核出血,出血量一般为数毫升至30ml,或为丘脑小量出血,出血量仅数毫升,出血限于丘脑或侵及内囊后肢。患者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出血灶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亦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两眼可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

重型:多属壳核大量出血,向内扩展或穿破脑室,出血量可达30~160ml;或丘脑较大量出血,血肿侵及内囊或破入脑室。发病突然,意识障碍重,鼾声明显,呕吐频繁,可吐咖啡样胃内容物(由胃部应激性溃疡所致),两眼可向病灶侧凝视或固定于中央位,丘脑出血患者两眼常向内或内下方凝视。常有双侧瞳孔不等大,一般为出血侧散大,指示已有小脑幕疝形成。出血对侧偏瘫,肌张力低,可引出病理反射,平卧位时,患侧下肢足呈外旋位。如病情发展,血液大量破入脑室或损伤丘脑下部及脑干,昏进加深,出现去脑强直或四肢弛缓,面色潮红或苍白,冷汗,鼾声大作,中枢性高热体温过低,甚至出现水肿,最后多发生枕大孔疝死亡。

或称皮质下白质出血。CT来应用于临床以前难以诊断,应用CT以后发现脑叶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5%,仅次于壳核出血。发病年龄11~80岁不等,40岁以下占30%。年轻人多由血管畸形(包括隐匿性血管畸形)、moyamoya病(烟雾病)引起;老年人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为类淀粉样血管病等。脑叶出血以顶叶最多见,以后依次为颞、枕、额叶,40%为跨叶出血。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组:①无瘫痪及躯体感觉障碍者:约占25%,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仔细检查可发现一些与病变部位相应的体征,如偏盲及象限盲,各种类型不全失语,精神异常,摸索或强握等症状;②有瘫痪和(或)躯体感觉障碍者:约占65%,出血多位于颞、顶区,临床特点为虽有偏侧体征,但上下肢瘫痪程度或运动与感觉程度明显不等;③发病即昏迷者:属出血量大者。约占10%。脑叶出血多数预后良好,约10%死亡。

占脑出血的10%左右。病灶多位于脑桥中部的基底部与被盖部之间。出血量少时,病人意识可清楚,出现脑桥一侧受损体征,如面、展神经交叉瘫,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也有病人表现一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瘫,系出血位于脑桥上部腹侧所致,需与大脑半球出血鉴别。轻型患者预后较好,出血量大者(5ml病情严重,昏迷出现早且重,四肢瘫痪,且多呈弛缓性,少数可出现去脑强直,双侧瞳孔极度编小呈针尖样(系交感神经纤维受损所致),由于破坏了联系丘脑下部调节体温的纤维出现中枢性高热,同时呼吸不规则,多于2d~48小时内死亡。中脑出血:自CT应用于临床后临床巳可诊断。轻者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动眼神经不全瘫,或Weber综合征;重者昏迷,四肢软瘫,迅速死亡。

约占脑出血的10%。多见于一侧半球的齿状核部位,小脑蚓部也可发生。发病突然,眩晕明显,频繁呕吐,枕部疼痛,病变侧共济失调,可见眼球震颤,同侧周围性面瘫颈项强直等,如不仔细检查,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如继续增重,颅内压增高明显,昏迷加深,极易发生枕大孔疝死亡。

分原发与继发两种,继发性系指脑宴质出血破人脑室者;原发性指脉络丛血管出血及室管膜下1.5cm内出血破入脑室者。本节仅讨论原发性脑室出血,55%的病人出血量较少,仅部分脑室有血,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项强,Kernig(+),意识清楚或一过性意识障碍,脑脊液血性,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良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出血量大,全部脑室均被血液充满者,其临床表现符台既往所谓脑室出血的症状,即发病即昏迷,呕吐,瞳孔极度缩小,两眼分离割视或眼球浮动,四肢弛缓性瘫,可有去脑强直,呼吸深,鼾声明显,体温明显升高,面部充血多汗,预后严重,多迅速死亡。

总而言之,通过专家讲了一些有关,老年人脑出血早期症状的相关知识,作为儿女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变化,当老人出现以上的症状的时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早去医院就诊。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