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肌梗死有哪些体征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极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青年心肌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心肌梗死因发生猝死,生前并未得以诊断,死后经尸检证实为心肌梗死,所以青年心肌梗死常易漏诊或误诊。然而青年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及远期病死率较低,出院后病情稳定,劳动力可以恢复,由此可见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均较好。
全面熟悉和了解青年心肌梗死的规律性及特点,对于防治和成功地救治青年心肌梗死都是十分重要的。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留意公道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控制高危因素,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
90%以上患者在31~40岁首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尽大多数患者病前无心绞痛病史,而发病时则表现为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多数患者首次是以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而就诊。由于发病忽然,症状严重,鉴于年龄轻,对心肌梗死往往缺乏足够的熟悉,这是常引起误诊的原因之一。尽管青年心肌梗死多表现为典型的缺血性胸痛,但以放射部位疼痛为首发表现者并不少见,常因误诊而应用阿托品类药物而使梗死加重,亦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部分青年心肌梗死以猝死为首发表现,生前不能明确心肌梗死的诊断,以致失往救治时机。因此,对无典型心绞痛或冠状动脉硬化病史的青年人,一旦出现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应高度警惕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对可疑病例应及时定期描记心电图和测定心肌酶,以便早期明确诊断。
(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