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onT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

发布日期:2014-11-08 04:17:44 浏览次数:1600

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高血压,左心室增大;主动脉瓣轻度反流。第1个心搏为窦性,第2个为加速的房性逸搏,第3个为房性期前收缩伴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发生于T波上的房性期前收缩诱发了心房颤动。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伴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室内差异性传导;PonT房性期前收缩引发阵发性心房颤动。

当P波与前面的T波融合或靠近时,左心室舒张期快速充盈,形成的E峰与P波后的A峰重叠或完全融合,左心室有效舒张期缩短,当短于心动周期的40%~50%时,其舒张功能明显受损。上述情况长期持续存在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功能下降,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加重其头晕心悸症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则进一步加重其心脏损害,使临床症状更加明显。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除与心房颤动基质有关外,某些心电生理的始动或触发机制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由房性期前收缩诱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达95.3%,而PonT现象又占到房性期前收缩的84.72%,由此可见PonT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密不可分。

生理情况下,心房肌的易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R波降支及S波内。此期给予心房刺激或自发的房性期前收缩,有可能引发心房颤动。病理情况下,心房肌易颤期延长到T波顶峰。各部分心房肌细胞处于不同步的复极化状态,即某部分心房肌细胞已复极结束,而另一部分心房肌细胞仍处在复极过程中。此时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易引起一系列快速折返激动,产生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前频繁的房性期前收缩刺激心房,可能使心房发生急性电重构,心房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不应期的生理性频率适应性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心房内传导时间延长。房性期前收缩激动在心房内传导时,容易形成折返和一定数量的微折返而触发心房颤动。而房性期前收缩前较长的心动周期,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以及心动过速终止后继发的长间歇等,与房性期前收缩共同构成长-短周期现象,使心房肌不应期的离散度增大,心房肌复极的各向异性的不均一性程度更为明显,心房易颤期窗口增宽,使长周期后的房性期前收缩更容易落在心房易颤期,而更容易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

心房颤动发作的心电始动因素中,PonT房性期前收缩极为常见,早期识别PonT房性期前收缩,对确定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电触发因素及其部位,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观察疗效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