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肥胖性心肌病

发布日期:2014-10-24 22:54:47 浏览次数:1595

1.肥胖性心肌病的发作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病人的高血容量、心脏负荷增大等有关。超声心动图研究证实心脏室壁张力(可用以下比率表达:室壁厚度/心室舒张其内径)与心脏收缩功能高度相关,如心室缩短分数、心肌纤维缩短速度及射血分数等。心肌收缩功能受损时,此比率也低,说明心脏室壁张力高。据此,可将肥胖病人分为2组,一组病人心功能正常,其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半径增大,而心室壁张力正常;另一部分病人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室壁增厚不如心脏内径增大明显,心室壁张力高。对于有循环充血的肥胖病人,要辨别其是否有心衰,必需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或心脏造影诊断,以测定其心脏收缩功能。

2.病理解剖过度肥胖病人心脏重量比理想体重者明显增加,个别是等身高非肥胖者的2~3倍,有报道一名肥胖病人的心脏重达1100g。综合报道,病人左心室肥厚6%~56%,离心性肥厚为其特点,左室径扩大8%~40%,左房扩大10%~40%,部分病例(32%)伴有右心室扩大,8%~33%病人右室肥厚。部分病人(25%~50%)心底部、房室沟及心室表面有大量脂肪,但这并非心脏增重的理由。有报道心肌活检发现,少数病人(3%)心肌细胞、心脏纤维支架及血管四面有脂肪浸润,右心系统易被累及,以为其可引起心室功能损伤、传导系统受累而并发心律失常。左室很少有脂肪浸润。有研究报道,右心内膜活检发现多数肥胖病人有心肌细胞肥大。

3.病理生理血活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在过度肥胖者明显,尚无充分资料表明在中度肥胖病人也有如下各方面的改变。病人整体血容量及心排出量增加,并与体重的增加呈正相关,这主要是血管床增加所致。据测算,在静息状态下脂肪组织血流量每分钟均匀为2~3ml/100g。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的血流量无明显增加。由于脂肪组织代谢活跃,肥胖者耗氧量增加。病人心率及动-静脉氧分压差较非肥胖者无差异。全身耗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心脏每搏量的增加。

过度肥胖者中5%~10%有严重高血压,50%伴轻度、中度高血压。无论伴或不伴有高血压,过度肥胖者静息或活动时左心室舒张压和肺血管楔压均增高,又由于病人高血容量及高心排血量引起肺高血流状态,使左室前、后负荷加重。引起左心室肥厚以及体循环淤血

约5%过度肥胖病人有呼吸暂停/通气不足综合征,病人长期低氧、高碳酸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以及肺小动脉管壁的增厚,又由于肥胖者肺高血流状态,引起肺动脉高压。肥胖病人右室充盈压升高,与体重指数呈正比。引起右心室肥厚以及肺循环淤血。单独的右心肥厚和右心衰竭很少发生,但亦会发生以右心室肥厚为主的心脏损害。

循环充血状态:过度肥胖者由于循环血量和细胞外液的增加,心脏高排血状态往往轻易发生严重的肺循环及体循环的淤血,而这些体征并非心功能不全,其心排出量较高,射血分数正常。这种循环充血的状态所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该疾病的治疗如果被拖延往往会成为一种治疗起来相当棘手的疾病,但并不是尽症,各位患者朋友,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尽早到正规的医院就诊,让有着多年行医经验的医生亲身为您诊治,通过科学的疗法为您祛除疾病重返健康。

(编辑:永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