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痈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及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24 10:42:58 浏览次数:1600

临床常见的外科感染之一,中年以上好发,以老年者居多。以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皮脂腺和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临床特征。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等。好发于皮肤厚韧的项、背部,也可见于上唇、腹壁和耻骨联合部的软组织。与相比,痈的病变范围广,扩散迅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临床需要及早给予抗生素等全身治疗。“痈”在中医学属于“疽”的范畴。

痈的临床表现

痈初起为毛囊及其附近炎症性硬块,表面光滑,紧张发亮,色潮红,边缘局限。皮损迅速向四周及深部组织发展,继而化脓,中央区皮肤坏死,形成多个脓头,脓栓脱落后留下多个带有脓性基底的深在溃疡,状如蜂窝,愈后遗留疤痕。近位淋巴结可肿大,全身症状可严重,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严重者可因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多见于成人,好发于颈、背、肩、臀及大腿等处。

痈的治疗方法

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人体皮肤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时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伤口感染是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的结果,脓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渗出物,其中包含变性、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渗出的组织液。膏药外敷,可拔脓排脓清除异物,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对久治不愈的伤口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感染溃烂、褥疮等疾病疗效奇特,无副作用。

1、局部药敷:早期可用高渗硫酸镁溶液湿敷或用中药鲜马齿苋洗净、捣烂、敷患处。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理疗,或70%酒精湿敷。面部痈应减少说话和咬嚼动作。

2、物理疗法:应及早应用超短波、紫外线。

3、在伤口感染控制的情况下,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常与超短波合并应用。

4、局部化脓、组织坏死时应及时去医院切开引流。

5、药物治疗:早期应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可选用红霉素,氨卞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

6、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炎症不能控制时应及时引流,并将炎症坏死组织彻底切除。常用“+”或“++”形切口,应深达筋膜下。

7、早期损害可外用纯鱼石脂当痈已溃破时,可外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或用12%硫酸钠溶液湿敷。

8、全身治疗: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新生霉素、磺胺药等;给以有营养、维生素丰富的饮食。疼痛剧烈者可酌情使用镇静剂。同时治疗糖尿病及其他疾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1) 青霉素G:每次30万-40万单位,一日肌肉注射3-4次,严重感染时可静脉滴注400万单位。

(2) 红霉素:每次0.5g,一日口服4次,严重染时可静脉滴注1g。

(3) 甲硝唑:每次0.2一O.4g,一日口服2次。

(4) 3%过氧化氢溶液:湿敷患处。

痈的病因

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有时也见于上唇和腹壁,糖尿病人或身体比较衰弱的病人易患痈。

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或二者混合感染所引起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肾炎营养不良心力衰竭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天疱疮、剥脱性皮炎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因皮肤厚而沿皮下脂肪层蔓延,侵入附近的毛囊群。

糖尿病病人容易患痈。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其后中央区逐渐坏死、塌陷,呈火山口状,其内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疼痛剧烈。区域淋巴结可肿大。此外,多有明显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白细胞计数增加等。易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痈的常见证型

1、初期:表现为患部初起皮肤有粟粒样脓头,形似小疖,发痒作痛,逐渐向周围或深部扩大,形成多头疖肿,局部红肿热痛,全身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舌谈红,苔薄白,脉浮或弦。

2、溃破期;表现为疮肿化脓,疮头逐渐溃烂,状如蜂窝,发热加重,口渴便秘,尿短赤,舌质深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

3、收口期:表现为脓腐渐净,气血耗伤,疮面肉芽难长,愈合较慢,身有余热,胃纳未复,体倦乏力自汗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可选用的西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