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酒渣鼻内外中药治疗调理法

发布日期:2014-10-26 21:38:46 浏览次数:1595

酒渣鼻又名玫瑰痤疮酒糟鼻或赤鼻,是一种好发于面部中央的慢性炎症皮肤病。本病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损害为弥漫性皮肤潮红,伴有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患者多自觉鼻头部灼热,影响美容。常见于鼻部,两颊,眉间,颏部,对称分布。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和消化功能失常,螨虫感染有关,此外,浮躁情绪、油性皮肤、毛孔堵塞、酗酒、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卫生习惯等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诱发酒糟鼻的外部因素,导致酒糟鼻的加重。

酒渣鼻相当于中医外科文献所指之“酒糟鼻”,祖国医学认为酒渣鼻的发生多因肺胃热盛、脾胃积热、气滞血瘀,以致鼻部血瘀凝结而成。临床上分为肺胃热盛,热毒炽盛,血瘀痰结3个证型。

1.内治

肺胃热盛:可见鼻尖及(或)鼻翼皮肤阵发性弥漫性潮红,局部轻度的毛细血管扩张,表面油性分泌物明显。此期属酒渣鼻早期、轻型,也称红斑期酒渣鼻。治以清泻肺胃,凉血消斑。常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由生石膏,枇杷叶,知母,桑白皮,党参,甘草,黄柏,黄芩,益母草组成。倘因早期失治红斑色黯,病机是肺热夹瘀,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消斑,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药。

热毒炽盛:鼻尖、鼻翼在红斑上出现丘疹或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表面油性分泌物仍多,局部灼热感,也称丘疹期酒渣鼻。治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或凉膈散加减。由大黄、芒硝、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组成。有脓疱形成者,多夹湿热,可酌加清热利湿之车前子、薏苡仁等。

血瘀痰结:乃长期失治而成,为最重型,鼻部组织增生呈软结节状,皮肤肥厚、粗糙,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皮色紫红,也称鼻赘期酒渣鼻。

治以活血化瘀软坚。常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王不留行、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昆布、海藻、生姜组成。同时,痰瘀结聚,日久必生热,加用用黄芩、栀子等以清瘀热。

2.外治

①茭白泥:生茭白适量。将生茭白捣烂如泥,每晚睡前敷患处,次晨洗去。禁食鱼虾、酒及厚味之品。

②木鳖子9g,大枫子9g,核桃仁9g,桃仁 9g,蓖麻子15g(取仁),水银5g,硇砂2g。上药共捣烂,混匀,用一层纱布包好,每天3次搽患处。

③胡核白酒泥:橘核3g,胡桃仁1个,白酒适量。橘核炒黄研末,胡桃仁研为碎末,用温酒将2味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人1次。

④颠倒散:即大黄、硫黄等份研细末,温水调匀外敷患处,每晚用颠倒散温水调匀外敷患处,30分钟后清洗。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冷热及不良情绪刺激,忌饮酒。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