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的早期症状诊断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浅表的手足角质剥脱性皮肤病好发于双侧掌跖,以非炎症性表浅脱皮为其特点。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以自愈,但常复发,严重者可有手指皲裂、疼痛对患儿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本病是一种掌跖部角质层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病因不明,皮损初期为小米大小的白点,逐渐向四周扩大,类似疱液干涸的疱膜,容易自然破裂或经撕剥成薄纸样鳞屑,无明显炎症变化,无瘙痒感,呈对称性的发于手掌,少数累及足底。本病好发于春夏或秋冬之交。
治疗
手掌脱皮有季节性,可有自愈倾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比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西医药多采用镇静剂、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及抗胆碱类药物治疗。
1、水疱阶段应以收敛、止痒为主,可用中药肤康洁涂液外搽,也可用10%明矾溶液浸泡。
2、脱皮阶段以外用药保护新生长的表皮,可以肤康洁软膏外涂。
3、皮肤干燥角质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采用保湿防裂的“肤康美软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撕脱尚未完全剥离的角质层,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4、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 用肤康美颗粒冲剂,每晚睡前将浓缩颗粒剂倒入水杯内,加适量开水待溶化后服用。每日一瓶( 10克浓缩颗粒相当于原中药材155克)。小儿酌减。多数患者在服用一周见效,一疗程(30天)可获痊愈。
5、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2次,3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6、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涂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十分显著。
7、患者还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尽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可防止该症的发生。
诊断
春末夏初开始发病。成人多见。皮损开始为针头大散在的白色点状水疱,数目多少不定,渐向周围扩大,中央破裂形成浅表性脱屑多数皮损扩展。可融合成片似薄纸样表皮剥脱。剥脱的表皮下皮肤几乎完全正常。缺乏炎症征象。常对称发生于掌跖部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汗疱疹鉴别,后者皮疹为多数深在性小水疱,红色或与肤色一致,疱内有黏液性液体,感染时可形成炎症显著的脓疱,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常发于春夏之交,气温突然变化时。
病因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的病因如今尚不明确,它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有人认为其发病与发汗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本病常与汗疱并发。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的发病机制也还不清楚,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种角质层黏着障碍病。
并发症
本病主要累及掌跖部,偶尔也可见于手、足背侧,对称分布,皮损初起为针头大白点,由表皮角质层与下方松离形成,无炎症变化,并逐渐向四周扩大,类似疱液干涸的疱膜,容易自然破裂或经撕剥成为薄纸样鳞屑,其下方皮肤正常。皮损不断扩大,新鳞屑区发生,最终融合成整片可剥脱的鳞屑,无瘙痒感。本病易在暖热季节复发,往往合并局部多汗。
预防
皮肤角质异常与锌和维生素A的缺乏有一定关系,一旦孩子出现手足脱皮现象,应做微量元素检查,如果缺锌及时补充。平时还可以多让孩子吃一些蛋黄、猪肝、胡萝卜、菠菜、橘子、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并尽量让孩子多喝水,以缓解干燥气候造成的体内水分缺乏。
牛皮癣 | 银屑病 | 白癜风 | 荨麻疹 | 皮肤过敏 | 青春痘 | 皮炎 | 痤疮 | 湿疹 | 鱼鳞病 | 脱发 | 激光美容 | 癣 | 体癣 | 灰指甲 | 疥疮 | 疮 | 雀斑 | 疣病 | 红斑狼疮 | 黄褐斑 | 纹身 | 痛风 | 瘤 | 癫痫 | 尖锐湿疣 | 红斑 | 静脉曲张 | 艾滋病 | 风疹 | 痣 | 疱疹 | 麻疹 | 痈 | 红血丝 | 脚气 | 皮肤结核 | 黑子 | 梅毒 | 苔癣 | 胎记 | 鸡眼 | 血管瘤 | 龟头炎 | 手足口病 | 疖 | 淋病 | 皮肤淀粉样变 | 紫癜 | 麻风 | 休克 | 水痘 | 多汗症 | 斑秃 | 猩红热 | 扁平疣 | 痱子 | 细菌性阴道炎 | 阴虱 | 念珠菌 | 尿道炎 | 毛囊炎 | 炭疽 | 过敏症 | 脂肪瘤 | 酒糟鼻 | 丘疹 | 肉芽肿 | 甲沟炎 | 硬皮病 | 糠疹 | 药疹 | 鳞状细胞癌 | 虱病 | 皮肌炎 | 丹毒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软下疳 | 唇炎 | 干燥综合症 | 软疣 | 汗管瘤 | 瘢痕疙瘩 | 皮肤瘙痒 | 结节病 | 痒疹 | 口角炎 | 毒蛇咬伤 | 滴虫病 | 雷诺病 | 黑变病 | 白塞病 | 静脉炎 | 皮肤利什曼病 | 皮角 | 多毛症 | 基底细胞癌 | 毛霉病 | 糖尿病皮肤病 | 手足皲裂 | 血管炎 | 寻常狼疮 | 维生素缺乏病 | 汗孔角化症 | 卟啉症 | 黑棘皮病 | 莱姆病 | 胼胝 | 芽生菌病 | 皮肤白血病 | 放线菌病 | 球孢子菌病 | 汗腺炎 | 坏死性筋膜炎 | 脓疱病 | 诺卡菌病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硬化症 | 拔毛癖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 粘膜白斑 | 足菌肿 | 蜂窝织炎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镰刀菌病 | 角化病 | 暗色丝孢霉病 | 蜂蛰伤 | 组织胞浆菌病 | 急性女阴溃疡 | 粘液性水肿 | 多形性日光疹 | 坏疽性脓皮病 | 股外侧皮神经炎 | 匐行疹 |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 | 鲍温病 | 毛囊周围炎 | 人蠕形螨病 | 蝎蜇伤 | 色素失禁症 | 硬肿病 |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 皮肤垢着病 |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 | 更年期角化症 |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 |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 | Reiter综合症 |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 | 皮肤猪囊虫病 | 肥大细胞增生病 | 黑踵 |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 帕哲病 |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 | 砷角化症 |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 | 挤奶人结节 | Fox-Fordyc | 肢端青紫症 | 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 | 腭口线虫病 | 小棘状毛雍症 | 女阴假性湿疣疹 | 线状LgA大疱性皮肤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