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老年褥疮患者1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发布日期:2014-10-04 09:05:24 浏览次数:1596

王智慧(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110013)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褥疮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提出预防褥疮发生和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结合老年人皮肤特点和患者在围手术期较长时间内采用一种被迫体位的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对18例不同褥疮分度的老年褥疮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结论 褥疮治疗时间长、治疗方法作用局限,围手术期的老年褥疮患者身体心理状况差、活动受限,褥疮治愈难度更大,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采用更专业、更细致、更全面地护理,才能为手术的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老年褥疮 围手术期 护理 体会

围手术期一般指包括手术前、中、后的一段时间,持续约从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老年人皮肤具有易萎缩、感觉迟钝、生长慢等特点,在围手术期易产生褥疮。做好褥疮预防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是决定手术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从2011年8月1日至11月1日对18例老年褥疮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59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6例。均长期卧床,褥疮面积相加最大为总和4060平方厘米。据溃疡型褥疮分度标准,Ⅰ度12例,Ⅱ度5例,Ⅲ度1例。据手术病因分型,脑外科手术4例,骨科手术8例,恶性肿瘤手术3例,烧伤科手术1例,血管外科手术2例。

二、治疗与护理

对仅限于表皮的Ⅰ度褥疮,要及时翻身,避免压迫,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局部,并用褥疮贴保护创面,能起到为创面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的作用。在本组研究中也发现老年患者入院后皮肤受压2小时即可出现局部表皮发红变硬的初期褥疮表现。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使用了红花酒精进行局部受压处的按摩。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而酒精同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杀菌作用,二者联合可用于Ⅰ度褥疮的治疗。

对于褥疮深及真皮层的Ⅱ度褥疮,可用油纱覆盖表面,并坚持用生理盐水及0.5%碘伏进行局部清创及消毒,对褥疮周边化脓皮肤及时用消毒尖剪清创,必要时可采用双氧水进行清创。

针对Ⅱ度褥疮深达皮下脂肪层不易愈合的特点,除对褥疮面积准确测量进行班班交接外,还需辅以物理治疗。可用医用远红外线理疗烤灯进行局部照射,针对褥疮伴渗出的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使用时需注意距离创面30CM左右,避免烫伤。还可辅以烧伤科常用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药液(贝复济)局部喷洒,间隔2-4小时一次使用,具有刺激受损细胞修复和再生的作用,针对褥疮破溃初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手术时和手术回来后常需要采取一定被迫体位并持续一定的时间,例如被迫采取仰卧位、侧卧位等,而且不能定时更换体位,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体位的要求在受压的骨骼部位垫上软垫、空心软垫等防止局部组织的长期受压。

三、体会

1.褥疮预防为先。老年人的皮肤有易萎缩及感觉迟钝的特点,使得老年人皮肤起皱变薄,干燥松弛,光泽减退,弹性减少,血管脆性增加,皮肤的功能降低,反应性减退,易受损伤,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力减弱。以上特性使得老年人具有易患褥疮的倾向。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空巢老人增多,一些老人在家行动不便缺乏照顾,尤其本组中有6名均为患脑血管疾病伴有后遗症的患者。多种因素导致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监测不及时,就医时机延迟,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褥疮的预防前提是老年人得到悉心照料,经常锻炼身体,避免长期卧床,保持皮肤和生活环境的清洁,有良好的就医条件保证患者及时医治。

2.系统的营养评估及营养管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既是褥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又是褥疮经久不愈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1]术前一周开始应经口或静脉补充充足的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预防低蛋白血症、纠正极度消瘦等营养不良症状。对褥疮化脓患者进行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培养,防止鲍曼氏不动杆菌等耐药菌的感染以免延期手术治疗,适当静脉补充白蛋白、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3.预防局部压迫。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的结果。[2]引起褥疮的压力因素主要为垂直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注意避免对病人强拉硬拽,避免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能起到明显的预防和治疗褥疮的作用。对能够床上活动的病人,要督促其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做好晨晚间护理,防止床褥不洁造成皮肤受压。对肢体不能够自主活动的病人,使用气垫床,并要协助翻身,两小时一次,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使用功能垫防止骨隆突及关节处重叠摩擦。为了防止患者皮肤薄弱处褥疮的出现,我们制作了多个符合力学功能的垫圈。如用软布和海绵做成圆形垫圈,将患者受压的外踝垫起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成效显著。对尿失禁和意识不清病人使用留置尿管,并注意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老年男性尿道松弛漏尿的发生。

4.环境清洁干燥。老年患者皮肤敏感,由于干燥等原因可产生瘙痒脱屑等症状。而湿度太大易致皮肤黏潮,影响褥疮创面的干燥。经过多天的监测和观察,笔者发现病室的温度保持在20-25℃,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这种环境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另外,暴露的创面受感染的几率增大,因此需格外注意每日对病室空气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以及桌面、地面的湿式消毒,可有效减少细菌滋生。

5.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针对该组的病人不同病因特征,实施循证护理。例如,脑外科进行的手术其中两人为脑出血后去皮瓣减压术,术后留置颅内引流管数日,在对褥疮的护理上尤其应注意的是体位与引流管高度的关联。而其中8人进行骨科手术的病人其手术部位又牵制了体位。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地治疗原发病以防止长期卧床再次延缓褥疮的愈合,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使用敏感抗生素以抗感染治疗。

6.心理护理。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5个层次: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患者入院后生活自理能力差,进食、如厕、检查等均需他人搀扶或帮助,只有这些生理上的需求满足了才会去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成为患者生活上的帮手,做好其生活护理。而老年患者对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又格外突出,这是由于其肢体活动的不灵便使他们更害怕遭他人嫌弃,而劳动力的减弱又使他们的自尊心被削弱,因此在治疗和护理时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话语上多些安慰和鼓励,多使用敬语等均可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褥疮治疗时间长、治疗方法作用局限,是比较棘手的难题。尤其围手术期的老年褥疮患者由于其身体状况基础差、活动受限等特性加大了褥疮的治愈难度,但只要细心、专业、全面地进行护理,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是能够控制病情并治愈的。

参 考 文 献

[1]蒋琪霞,陈芳,赵霞,等.褥疮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41-42.

[2]陆林芳,沙淑康.28例老年褥疮换药的护理体会[J].交通医学,2003,17(1):111.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