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症状

发布日期:2014-11-27 12:05:43 浏览次数:1600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经空气飞沫或直接进入易感者的呼吸道,RSV侵入机体后首先在鼻咽部黏膜内增殖,并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婴儿,老年人,RSV可由鼻咽部延及各级支气管和肺泡,从而发展为严重的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病毒侵入人的呼吸道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后,在其内复制和扩散并直接引起受染细胞损伤,造成局部病变或产生全身毒血症状。某些病毒感染的组织损伤可能由机体免疫反应所介导,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的直接破坏最轻,但能引起婴幼儿严重呼吸道疾病;最易罹患的年龄正是母传抗体水平最高的阶段;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有鼻、咽、喉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与单核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脱落。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病变程度与病毒种类、型别和感染部位有关。轻者数天后上皮细胞可再生而恢复正常。如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可发生上皮细胞坏死、剥脱,细支气管壁有广泛单核细胞浸润,纤维蛋白、细胞碎片和黏稠的黏液可堵塞管腔而致肺不张肺气肿病毒性肺炎最初表现为纤毛进行性减少,上皮细胞空泡形成,继之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实质性坏死、萎陷,肺泡壁也可见坏死和增厚,间质水肿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细菌性感染时,可见黏膜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发生脓肿、败血症及多个器官的化脓性变化。

主要发生于6个月~4岁的婴幼儿。多在冬春季发病。潜伏期4~5天。婴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伴阵咳、呕吐呼吸急促,少数伴胸腔积液,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缺氧、发绀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有的病儿可发生脑膜炎、脊髓炎、共济失调偏瘫心肌炎、完全传导阻滞等,有的病儿可在无先兆症状而突然死亡。较大儿童和成人表现为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儿童可在面部、躯干出现弥漫性红斑、丘疹并播散至前臂、臀部,可有少量瘀斑皮疹1天消退,同时体温下降。

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病人隔离,卧床休息,对症处理。干扰素(IFN)可有一定治疗作用。50万~100万U/d,连用3~5天,可停止病毒排出。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或滴鼻,可抵制入侵病毒扩散。

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现有的抗病毒药物除效果不理想外,还有较大的副作用,且多数呼吸道病毒感染均为自限性,使用现有抗病毒药物的意义不大。对婴幼儿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推荐利巴韦林(ribavirin)治疗。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对某些类型的疱疹病毒、痘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病毒等病毒有效。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用气溶胶吸入治疗婴幼儿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每天吸入12h,连用3天,能减轻症状和缩短排毒期。动物实验能致畸形,孕妇禁用。

呼吸道病毒感染除发热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治疗外,主要为对症治疗:高热可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头痛剧烈者可口服复方乙酰水杨酸(复方阿司匹林)。细支气管炎、肺炎出现气急哮喘、发绀时应给氧、解痉、排痰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和人工辅助呼吸,合并心力衰竭者应给予强心剂。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