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妈妈们区分宝宝湿疹与摩擦性苔藓样疹
先说说我的经历:
我家小虫的皮肤不太好,遗传爸爸。没到两岁的时候手上长了些许小疙瘩,也没见抓,但是一直没消下去,就带着她去第一人民医院看,当时是一个老阿姨,态度很好,说没关系,以后少用洗手液洗手。之后我就经常给她涂雅霜这种护肤品,是老牌子了,没刺激性,渐渐的好了。
2岁多的夏天又开始长了这种小疙瘩,这次连腿上和PP上也有,还时不时的看她抓,接着涂雅霜,好象好了点,可是没多长时间有长,还是不放心,带去九龙医院,说是湿疹,我真的是半信半疑的,跟我从网上找的湿疹症状不太一样,不过医生给开的药膏涂了之后是好了,就给停了,毕竟老是涂药膏不好,之后就坚持涂雅霜,期间零星会长,我就用药膏涂长的地方,终于消停了。
可是,现在到了秋季,是不是因为干燥,我这几天是这样想的,因为这两天小疙瘩又开始长起来了,还痒的很,实在不放心啊,继续在网上找,算是没白费力气,终于找到了,我女儿的症状跟讲的一样,回头想想,可能这几次我洗衣服,我女儿老是跑过来跟我一起洗,老是玩洗衣皂,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摩擦性苔藓样疹可以自愈
摩擦性苔藓样疹又叫青少年丘疹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也是学龄前期儿童(儿童食品)在春、夏、秋季的常见皮肤病。实际上这种皮肤病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非特异性皮肤反应。目前这种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已经发现一般在病前常有与某些物品接触或摩擦的病史,如多在玩泥土、肥皂泡沫或受毛毯刺激后发病。还有专家认为,这种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还未得到证实。这个病最容易发生在2-9 岁的孩子,男孩多于女孩,以喜欢在户外活动玩耍的孩子多见。
一般皮肤损害多局限在手背、手腕和胳膊前半部分容易收到摩擦的部位;有时也发生在指节伸面、胳膊肘、膝盖和臀部等易受摩擦之处。早期,常常是在手背或手腕上出现几个米粒大小的正常皮肤色、灰白色或淡红色的小疙瘩,可以是散开分布的,也可以是几个小疙瘩聚成一片。随后小疙瘩逐渐增多,可波及到易发生皮损的任何部位。到了晚期,小疙瘩聚集成片,表面开始出现白色糠状脱皮,这种表现在医学上称为苔藓样改变,这也正是摩擦性苔藓样疹这个病名的由来。由此看来,这种病就很容易理解了,一方面这个病的发生与摩擦有关;另一方面皮肤损害表现为苔藓样改变。本病的皮肤损害基本是两侧对称分布的。在整个病程中病人会感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病程比较长,但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间,疙瘩就会自然消退,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2个月。
因为这种病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因此也就不需要给予特殊治疗。但如果患儿因局部瘙痒影响玩耍和睡觉,则需给一些局部止痒药对症治疗。在早期常用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晚期疙瘩脱皮时,常用皮质类固醇霜剂和氧化锌软膏等涂布局部,一般每天3-4次就可以了。为预防这种皮肤病的发生,春、夏、秋季带儿童在室外游玩时,应注意避免外界过多的不良刺激,如去海滨游泳时,不要让孩子在沙滩玩耍时间太长;家人洗衣服时,不要让孩子在旁边玩肥皂或玩洗衣粉水等。只要家长明白了发病原因,并加以注意,这种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湿疹自白书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湿疹。大部分小宝宝都备我骚扰过,但大部分妈妈其实对我并不了解,现在大家一起听我说说自己吧!
有一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专门研究皮肤病和过敏症的专家对我做过细致研究后发现:我比较喜欢6个以内的小宝宝,那时候他们还叫我“奶癣”。那是以为小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皮肤特别细嫩,
如果你在小婴儿的头上、颈上、脸颊上、胳膊或者腿上看到一些红色、鳞状的小红斑,那就是我了。有时候我也会去找大宝宝玩,我喜欢躲在他们的脸上、颈上、膝关节后面或者肘关节的褶皱里。我觉得宝宝也喜欢和我玩,他们总是用小手不停地挠我,因为我会魔法,让他们觉得很痒。
我不会无缘无故找上宝宝的,是因为宝宝经常接触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症的东西,比如灰尘、宠物皮屑、花粉、食物等。但是专家也解释不清为什么孩子的免疫系统对这些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物防御作用如此之弱。偷偷告诉你,我有一个小秘密——我很容易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
有人说我总是反反复复地,没什么创意。其实我才不愿意总过重复的生活。只有医生的火眼金睛,才能看出我又玩了新花样,再有针对性的找出对付我的方法。。所有拜托各位妈妈,在我出现时带宝宝去和医生聊聊,找点合适的药,让我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现在的妈妈越来越聪明,她们已经找到了可能诱发我出现的刺激原,比如过敏原、皮肤干燥、天气过热、紧张、传染等,然后再让宝宝避开它们。冬天空气湿度低,我喜欢宝宝干燥的皮肤,可是妈妈们却给宝宝涂上润肤霜,保持宝宝皮肤湿润。夏天天气热,我喜欢汗水浸泡过的皮肤,最好是变红发炎的皮肤,可是妈妈们却给宝宝的皮肤做冷敷,还经常给宝宝洗澡,不让汗水留在皮肤上。我很郁闷,再这样下去,我哪还有容身之地呢!
虽然我的名字叫湿疹,但是不是所有潮湿的东西我都喜欢,比如洗澡。
很多妈妈都误以为我出现的时候给宝宝洗澡,会让我变得更猖狂。事实恰恰相反,我喜欢特别干燥的皮肤,而且洗澡水和润肤油会让我的魔法失效。如果宝宝每天在温水里洗十分钟,再趁皮肤还有点潮气的时候涂上一层厚厚的保湿露。那宝宝的皮肤就不会干燥,反而变得很滋润,痒痒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我的魔法也会随之消失。
不要把我想成十足的坏蛋,如果你用辩证法分析我,我还是有好的一面的。你可以把我看成是一种警告:要小心了,宝宝的身体现在不舒服。是不是最近吃了太多的大鱼大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是不是宝宝这段时间抵抗力有点下滑,容易哮喘的宝宝,是不是身边已经有些危险的过敏原了。这些问题,都是我给你的提示,好让你帮宝宝把疾病遏制在摇篮里。
孩子刚出满月,小脸上就起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疹子。一位皮肤科的主任建议:“这么小的孩子尽量不用维肤膏之类的药物,这类药品多含有激素,有个简单的方法,用母亲的乳汁给孩子洗脸。”我照此做了,果然收到奇效。第二天,孩子脸上的疹子就不红了,还少了许多,几天后就恢复的光洁粉嫩。——琛妈
湿疹我有一种特效办法,在我儿子一两个月的时候,脸上长了好多湿疹,应该会很痒,但他说不出来,我急在心里,后来看书上说用生土豆切片涂在患处两三天就能好,于是我就给他涂了两次,涂在脸上滑滑的,没过两天真的好了,皮肤恢复了原来的白嫩。真是让人高兴。后来就一直没再生过湿疹了。——夏禹妈
一次偶然的机会,社区的保健医生建议我用绿药膏和尤卓尔混用,按5:1的药量涂于情节后的患处。仅用了2天,宝宝的脸蛋就好起来了。至今快1个月了,没再发作过。虽然这两种外用药的药力都比较温和,但使用时也要注意药量,减少对宝宝的刺激。——严彦
孩子脸上、臀上湿疹重的时候。可在诊所使用雾化器,把消炎药雾化,喷在皮肤上,很快痊愈。湿疹的孩子,不要穿的过多,适当的凉爽也有益于湿疹的消除。——赛赛妈妈
宝宝患过湿疹,用地塞米松、尿素合成的“地尿霜”与维E霜按照1:1的比例混合涂抹,效果很好。疹子退后,再继续抹几天维E霜,会更加巩固疗效。——石晶
《父母》提示:因为引发宝宝湿疹的原因各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在借鉴上面的方法前请先咨询医生。
湿疹是怎么回事
湿疹是皮肤对多种外在和内在因子的过敏反应,儿童及成年人都很常见,以一岁以内的婴儿发病率最高,其病因复杂,遗传过敏性体质、胃肠道功能障碍、体内存在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慢性感染灶以及紧张、劳累和精神创伤等与湿疹的发病有关。冷热刺激、搔抓、穿化纤或纯毛衣服、真菌孢子、尘螨、小动物的皮毛及分泌物、牛奶、鸡蛋、海产品及牛羊肉等都可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
湿疹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急性期以红肿、水疱、糜烂和渗出为主要表现。亚急性期以小疙瘩、鳞屑、结痂为主要表现。慢性期以干燥、粗糙、皮肤增厚及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湿疹常伴有轻重不一的瘙痒,皮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手、足、肘窝、腿窝、头、面、小腿外侧、肛门外生殖器等处,对称发生于身体两侧。一岁以内的婴儿湿疹常局限于头面部,按其皮损表现分为二型,即渗出型和干燥型。渗出型湿疹好发于较胖的婴儿,以头面部红肿、糜烂、渗出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剧烈瘙痒。干燥型湿疹多见于较瘦弱的婴儿,以成片的小疙瘩、鳞屑为主要表现,瘙痒相对较轻,随年龄增长,皮疹逐渐向躯干及四肢发展。湿疹病程呈慢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用药后皮疹很快消退,停药后易复发,病程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但大多数婴儿湿疹随年龄增长病情逐渐缓解。
湿疹的治疗包括内用疗法和外用疗法。内用药以口服抗组胺药为主,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外用药应根据皮损特点来选择,如皮损以红肿、糜烂、渗出为主时,可予3%硼酸水做冷湿敷,每次二十分钟,每日四至六次。如皮损干燥,以小疙瘩、鳞屑为主时,可选择治疗湿疹的软膏。皮损比较严重时,外用激素类药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外用药的选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