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肠梗阻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28 11:45:22 浏览次数:1595

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很多,按其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分三类:

①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小而使肠内容通过障碍。②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而致肠管痉挛或肠蠕动丧失,又分别称为痉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前者多见于情绪波动、内分泌功能紊乱、肠道炎症、铅中毒或食物过敏患者,后者则多发生在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之后,

③缺血性肠梗阻:有肠系膜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两种,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

此外,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绞窄性和单纯性肠梗阻;按梗阻的部位,分为高位(空肠上段)和低位(回肠未段和结肠)肠梗阻;按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发展过程的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肠梗阻的病因很多,但其病理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以机械性肠梗阻为例,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显示扩张,梗阻愈趋完全,部位愈低,时间愈长,扩长愈明显,肠腔内积气积液,这是造成膨胀的主要原因。其70%的气体是咽下的空气,30%是来自血液弥散和肠内细菌发酵;肠腔内积液主要是消化液分泌增加和吸收障碍所致。梗阻部位以下的肠管则变细,内容空虚。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时,肠管扩张变薄,如有血运障碍,粘膜有溃疡和坏死;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时,肠壁往往因肠蠕动增强而肌层肥大增厚,在腹部体表呈现肠型和蠕动波。为了克服内容物通过障碍,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蠕动增强,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伴肠鸣音亢进。早期出现的呕吐属反射性,随着病情进展,呕吐频繁、呕吐物性质以及与其他症状之间的关系,则在不同的肠梗阻有所差异。如高位小肠梗阻的呕吐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稀薄而无粪臭味;低位小肠梗阻的呕吐出现较晚,吐出物为小肠内容,粘稠且有臭味。由于不能进食和频繁呕吐,胃肠液大量丢失,导致失水电解质紊乱。如肠管过度膨胀,则影响肠壁血液回流,肠壁水肿和血浆外渗更使体液大量丧失。肠管发生绞窄时,先有静脉淤血,继而动脉血运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有血性渗出液外溢至肠腔和腹膜腔。最后肠管可因缺血坏死而溃疡穿孔。由于组织缺血缺氧以及腹腔渗出物的刺激,绞窄性肠梗阻腹痛转为持续性,并有腹膜炎证象。肠梗阻的全身病变主要是由于液体和电解质丢失、毒素的吸收、感染所致。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可因毒血症、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治疗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应矫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根据血浆钾、钠、氯和血气分析结果输入适当的液体和电解质溶液,注意酸碱平衡。对因血运障碍而失血的患者,应补充血浆或全血,以扩充血容量。放置胃肠减压管以减轻腹胀,吸出肠管内积液,改善肠管的血运,减轻全身中毒症状。需要手术时,胃肠减压可作为术前准备。

基本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疗法两大类。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动力性肠梗阻,蛔虫、异物及粪便引起的堵塞性肠梗阻。治疗措施有针刺、中药(通里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郁和活血化瘀)和抗痉挛药物等。早期手术适用于缺血性、绞窄性和完全性肠梗阻。如不完全性或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等措施病情不见好转或继续加重者,需要转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争取解除梗阻的原因,如分解粘连、取出异物、切除狭窄的肠段等。如不能解除梗阻原因,可在梗阻近、远侧肠襻间作旁路手术。如肠管确己坏死,应予切除。要注意感染、毒血症和休克的防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