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粘连性肠梗阻

发布日期:2014-10-18 10:35:08 浏览次数:1600

粘连性肠梗阻

【疾病概述】

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临床上最为常见。目前约占小肠梗阻的60%以上,其中约80%发生在腹部手术后,尤其是下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病理】

20世纪50年代以前,疝是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肠粘连已是肠梗阻的第一位原因,约有70%的小肠梗阻是因粘连引起的。粘连梗阻部位几乎均在小肠,腹膜在创伤、炎症或异物刺激后发生炎症反应而有大量含纤维素的液体渗出,在数小时内渗出液即凝固成纤维素性疏松的粘连将相邻脏器的浆膜面粘连在一起。这种纤维素性粘连如未能吸收,就有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最后形成粘连。绝大部分粘连不会引起梗阻症状,但约有3%的患者会发生需外科手术治疗的肠粘连。即使腹腔内有广泛的肠粘连,如肠曲未形成锐角,肠内容物通过无困难,亦无梗阻症状。当肠曲扭转成团,影响蠕动波将内容物向前推进,或当粘连造成牵拉使肠曲折叠成锐角,或粘连形成支点,肠曲环绕而扭转,或粘连索带压迫肠管,或肠管在索带下形成内疝时,均可形成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患者既往多有腹部手术、外伤、腹膜炎病史,在排除腹外疝、嵌顿疝和结肠梗阻后应考虑到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但最后诊断需在剖腹手术后才能做出。粘连性肠梗阻可发生在手术后任何时间,远期发生的多在术后2年左右,近期发生的多在术后5~7d。腹部手术后如已顺利恢复肛门排便排气,后又出现腹部绞痛,停止肛门排便排气等症状,腹部X线平片发现小肠充气阴影及阶梯状液平面,即可诊断早期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概述】

原则上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首先应用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方法治疗。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中若出现腹痛持续性加重,血白细胞升高,体温升高,腹部有固定压痛应立即手术治疗。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