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出现类艾滋病新病症 官方称与恐艾人群无关
阴性艾滋病感染者接受采访。
一种被称为类艾滋病的新病引发公众及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这种新病已在泰国和台湾地区出现。
这种新病和2009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阴性艾滋病(恐艾人群)是不是一种病?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称,所谓的恐艾或阴性艾滋病与类艾滋病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类艾滋病患者有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而阴性艾滋病没有。
两种病是不是同一种病
阴性艾滋病非类艾滋病
一种被称为类艾滋病的新病症引发公众以及卫生部门的关注。
8月下旬,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载由台湾地区、泰国及美国等医学研究人员的合力研究,确认全球出现一种新病症,即类艾滋病。
据媒体报道,包括台湾已确诊的50多名患者在内,全球迄今已确诊200多例。此类病人未感染艾滋病,但却出现类似艾滋病的免疫力极度低下的症状。因患者至今全为亚裔黄种人,因此被命名为亚洲新型免疫缺损症。
那自2009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阴性艾滋病或恐艾人群是不是类艾滋病?两者有什么关联?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疾控部门已经做过相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泰国和台湾的类艾滋病患者中,虽然病因尚未明确,但有明显的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既有临床表现,也有实验室特征,如皮肤明显感染、卧床不起等。
不同的是,恐艾者们没有任何免疫功能缺损的情况,如果免疫系统缺损的话就很容易感染,比如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的感染,但这个群体在医院做检查时未发现任何异样,对他们的免疫功能进行检测也没有发现任何损伤。吴尊友称,结果证明,所谓的恐艾或阴性艾滋病与类艾滋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阴性艾滋病如何治疗
安排精神科专家对其治疗
吴尊友称,上周二,几名自称感染者的人员前往卫生部信访办,要求专家对其病症进行再度检查,明确病因。为此,中国疾控特派出传染病、精神科等方面的专家接待。
自2009年恐艾人群(阴性艾滋病人群)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卫生部门一直未放松对这个群体的密切关注。吴尊友说,今年新加入这个群体的人员的症状与两三年前并没有不同。
有位恐艾患者说他高烧不退,我们一查,只有36.5℃。吴尊友称,不论是患者自称的舌头上长白毛,还是外人听不到的关节响都是其口述的,在接受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检测后均未发现任何新型病毒的迹象,多是一种幻觉,精神科医生初步判断为偏执狂。
他们确实受着一种折磨,这种折磨他觉得自己有病。据吴尊友推断,恐艾人群在我国现有数百人左右,初步判断一部分人是精神疾病,另一部分人是跟风。
卫生部门已经把这类人群鉴定为有精神障碍症状的人群,而非一种由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或免疫性功能损伤的疾病。下一步,将考虑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全面的精神疾患诊断,根据结果,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疏导,按照症状轻重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
推荐阅读:
关注|美国49岁妇女人工授精替女代孕生下外孙(图)
饮食|醋泡生姜男人阳气十足一天吃多少水果最健康
提醒|睡觉不穿内裤好吗8大男人危险疾病最残害健康
两性|例假有血块 多与血淤有关 精液对女人有什么好处
心理|婚姻幸福 最佳年龄差是?揭秘死前1秒钟的感受
专题|胃 你好吗?饭后五症状预示着你可能患上了胃癌!
[1][2]下一页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