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甲真菌病的臨床分類

发布日期:2014-11-15 08:12:56 浏览次数:1600

此種類型甲真菌病臨床上最為常見,主要由紅色毛癬菌感染引起,偶爾也可由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感染引起。近些年來也可以由非皮膚癬菌的黴菌或酵母菌等引起,如短帚黴,暗色柱頂孢或麯黴等。

真菌絕大多數是從甲板下與甲床前黏合處縫隙入侵,約占甲真菌病的90%。真菌侵入後遠端和側位,即侵犯到甲側緣處有混濁、肥厚、甲板變形,易碎變脆。當角質物變碎變脆層層脫落後就出現甲分離。真菌從遠端或側位進行性地向近端發展和擴延,最後可侵犯全甲板。如果真菌只侵犯遠端甲板下,未侵犯側位,稱遠端甲下甲真菌病(DSO)。如果只侵犯遠端側位,而未侵犯遠端稱為側位甲下甲真菌病(LSO)。

此種類型臨床上比較少見。主要致病菌為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斷發毛癬菌。少數情況下可由玫瑰毛癬菌,許蘭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和白念珠菌染引起。偶爾可由非皮膚癬菌的黴菌感染引起,如鐮刀菌,短帚黴或黑麯黴。

病原真菌從甲近端的甲小皮處侵入甲板、甲溝或甲母,逐漸向遠端發展。近端甲板下呈白色雲霧狀混濁、肥厚、變形。由於病原真菌從甲小皮處侵入,故常伴有程度不同的甲小皮後部的炎症,表現為潮紅、水腫、高起,稱為甲溝炎。近端白色甲下甲真菌病(PWSO)更多地見於愛滋病患者、腎移植患者、紅斑狼瘡患者等免疫功能缺陷者。

全營養不良性甲真菌病主要由白念珠菌感染引起,也可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等引起。

病原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後,廣泛彌散、蔓延,使整個甲板混濁、肥厚、變形,甚至於高度增厚,伴有軟組織肉芽腫改變,此種情況見於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稱為原發性全營養不良性甲真菌病(primaryTDO)。當前面介紹的3型甲真菌病發展到嚴重程度,整個甲板混濁、高度肥厚或者甲板完全被破壞,甲床上殘留甲板殘根稱為繼發性營養不良性甲真菌病(secondaryTDO)。

有的學者又把全營養不良性甲真菌病按侵犯甲板面積的大小分輕、中、重三型;侵犯面積小於30%為輕型,侵犯面積在30%-60%為中型,侵犯面積大於60%為重型。此種分類方法也可供選擇抗真菌藥物治療作參考。

甲真菌病(灰指甲)會感染和破壞整個指甲,症狀包括指甲變厚變色,指甲變脆或白堊,然後慢慢剝落或完全脫落。一般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抗真菌藥物,如灰黃黴素。其具有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腹瀉、精神混亂及頭痛等,且治癒率低,僅為3%-38%。還有其他據報導有效果的口服藥物,但是所有這些藥物都有可能帶來明顯的副作用,包括肝損傷。

美國“自然力量”所開發的天然藥物“灰指甲靈”能夠快速、安全並永久消除手指甲和腳趾甲真菌。在“灰指甲靈”中,植物提取物和植物精油不僅具有已經被證明的殺滅指甲真菌的能力,而且還能阻止再萌發,從而防止復發。

在“灰指甲靈”中,生物精油及藥用植物提取物是脂溶性的,這意味著它們可溶於人體組織。這種特性使它們具備了非凡的滲透到細胞膜的能力,從而將真菌殺死在萌芽狀態。除此之外,這種提取物有助於組織修復、恢復和傷口癒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