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念珠菌病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当人体在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
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体,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和几丁质。几丁质是(1-3,1-6)β-葡聚糖与N-乙酰葡萄糖受化合物而成的立体空间多聚体;白念珠菌胞壁具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的粘着受体。而这些成分广泛分布于血管壁、炎症和创伤愈合等部位,有极强的粘着性,与白念珠菌粘附后能桥连白念珠菌与宿主细胞间的粘附,使白念珠菌更容易粘附和侵袭宿主。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关:①粘附力;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②两型性形态:当感染时,白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③毒素: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④细胞表面成份;⑤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CAP)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是发病的内因,念珠菌的毒力或致病性是外因。
念珠菌、阴道菌群和阴道防御机制之间的平衡状态决定不同的临床表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易感因素包括: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见于包皮过长,有不洁性交史,阴茎包皮、龟头轻度潮红,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可有白色奶酪样斑片,龟头可有针头大小淡红色丘疹,若侵犯包皮外面及阴囊,则可见鳞屑性红斑。如舟状窝累及则可有尿频、尿痛等。局部可有烧灼感及瘙痒等,对于念珠菌过敏症者,于不洁性交后数小时可发生阴茎刺痒及烧灼感,并可有包皮龟头潮红。偶尔可发生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阴茎包皮明显水肿、剧痒,有浅在溃疡。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阴道瘙痒和白带增多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局部瘙痒,由于搔抓,小阴唇可出现肿胀,表皮剥蚀、抓痕及脓疱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稠、奶酪样或豆渣样,味道臭。并可有阴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难等。检查可见阴道壁粘膜上有白色假膜,脱落后可有红斑或糜烂面,阴道壁充血水肿。部分无症状健康妇女阴道内可分离出念珠菌。但不一定引起阴道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抗生素、糖尿病或穿紧身不?a href="http://jck.39.net/jiancha/huaxue/bian/4e794.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钙诳闶笨勺魑醯姥椎挠辗⒁蛩亍?/P
(1)主要症状有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尿痛、阴道内疼痛或刺激感,和浅表性性交痛。外阴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几乎见于所有有症状患者,轻重不一。典型的阴道分泌物为白色凝乳状或豆渣样,但也可呈水样或均匀黏稠状。
(2)体格检查可见外阴潮红水肿,散在抓痕或表皮剥脱,慢性感染者外阴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阴道黏膜充血,红肿或糜烂,阴道内有白色凝乳状或豆渣样分泌物,阴道壁附着有白色薄膜状物。阴道分泌物pH值一般正常。
VVC的症状每年复发4次或4次以上,并经病原学证实,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约有5%的VVC患者可发展成RVVC。目前根据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宿主因素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将VVC分为无并发症与有并发症两大类。无并发症VVC是指偶发的VVC,病情为轻至中度,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机体的免疫状况良好,对常规抗真菌治疗有效,该类占90%~95%。有并发症的VVC是指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症状较严重,可由白色念珠菌之外的其他念珠菌引起,常伴有糖尿病、免疫抑制或妊娠等。
2.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包皮及龟头出现弥漫性潮红、干燥光滑,包皮内侧及冠状沟处有红色小丘疹或白色奶酪样斑片,尿道口舟状窝受累时可出现尿频、尿痛。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因而诊断应根据相应临床特点并结合真菌学检查。鉴于念珠菌是人体常驻菌,所以标本培养阳性或镜检只见到少数孢子时,只能说明有念珠菌存在,不能诊断为念珠菌病,只有镜检看到大量芽孢子、假菌丝或菌丝时,才能说明该菌处于致病状态。必要时做病理检查,发现真菌侵入组织可作出诊断。
(2)体征:外阴潮红肿胀,散在抓痕或表皮剥脱,慢性感染者外阴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阴道黏膜充血、红肿或糜烂,阴道分泌物呈奶酪样凝块或豆渣样。
(3)实验室检查:显微镜检查可见假菌丝或芽生孢子阳性;念珠菌培养阳性。
对有典型外阴阴道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可作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诊断;对同时还具备实验室检查中任何一项指标的患者可作出明确诊断。
2.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临床上有相关表现,特别是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有白色奶酪样斑片或密集的红色小丘疹,应考虑为本病。实验室做真菌镜检及培养,见到酵母样菌、假菌丝或芽生孢子。
一、直接镜检:女性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男性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将待检标本用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园形孢子和假菌丝,如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对诊断更有意义。
二、染色检查:也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兰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三、分离培养:涂片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进行念珠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检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多采用试管法培养)。接种时将试管培养基斜而割破少许,每管接种2-3处,每份标本接种2管。将培养基放入37℃温箱内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可见大量乳白色菌落生长,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涂片,直接镜检或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芽孢子,可初步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真菌培养: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做念珠菌培养和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本病主要与滴虫性阴道炎及由滴虫引起的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相鉴别。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有时可呈浆液性或脓性,味恶臭。并可有尿道炎,膀胱炎,宫颈炎,尿道旁腺及巴氏腺感染,偶有肾孟肾炎。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及夜尿。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充血,阴道壁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呈草莓状外观的特征性表现。可查到阴道毛滴虫。
2.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较淋病轻,表现为尿道瘙痒,不适或排尿困难,可有脓性分泌物,亦可引起膀胱炎,前列腺炎或附睾炎,尿道分泌物可查到滴虫.细菌性阴道病 无外阴炎的刺激症状或体征,阴道分泌物为稀薄而均匀一
3.外阴皮肤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还需与有外阴瘙痒或刺激症状的湿疹、神经性皮炎、外阴瘙痒症、扁平苔藓等皮肤病进行鉴别。这些皮肤病仅有外阴瘙痒和(或)外阴炎的症状和体征,无阴道炎表现,阴道分泌物做真菌镜检或培养为阴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