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病的危害及预防
减压病沉箱症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短期内(一般在6h内,也有在12h以后者)或减压过程中发病者,称急性减压病;在有或无急性减压病的基础上,出现缓慢演变的缺血性骨坏死或关节损伤过程,称慢性减压病。本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而发生的。减压不当是指未按规定减压,以及虽按规定减压,但由于个体差异,劳动强度大或各种环境因素变化以致相对的减压不够。
减压病多发生于水下施工,打捞沉船、潜艇人员海底离艇脱险上浮或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高压氧舱内的工作人员等。
减压病可引起皮肤、肌肉骨骼、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等系统的病变。轻型减压病如能正规加压治疗,一般都能恢复健康,不留任何残疾。
大多数在减压后6h发病,90%在减压后24h内出现,36h后发病极为少见。
多在减压后1~3h内发病。关节、骨骼和肌肉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膝、肘、腕和肩关节最为明显,并可逐渐移行,使患肢因疼痛而难于伸展,称屈肢症。皮肤瘙痒、灼热、出汗以及因脊髓神经受损而出现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复视、,失明等症状,亦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轻度:皮肤表现如痛痒、丘疹、大理石样斑纹、皮下出血、浮肿等。
重度: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度。如①神经系统症状:站立或步行困难、偏瘫、截瘫、大小便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前庭功能紊乱、昏迷等;②循环系统症状:虚脱、休克等;③呼吸系统症状:如胸骨后吸气痛及呼吸困难等。
由于长期小量氮气泡栓塞,引起骨关节缺血及坏死而发生肢体活动困难或跛行。减压性骨坏死可以根据骨酪X射线改变进行分期。
I期:股骨、肱骨及(或)胫骨见有局部的骨致密区、致密斑片、条纹及(或)小囊变透亮区,后者边缘可不整或是分叶状,周围绕有硬化环。骨改变面积,上肢不超过肱骨头的1/3,下肢不超过股骨头的1/3。
Ⅱ期:骨改变面积,上肢或下肢超过肱骨头或股骨头的1/3,或出现大片的骨髓钙化。
Ⅲ期:病变累及关节,关节面模糊、破坏、变形、死骨形成,关节间隙不规则或变窄;髋臼或肩关节盂破坏、变形,骨质增生和骨关节损害等。患病并有关节有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症状。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理
不管是因潜水或高压室内作业工作而产生减压病,都应该尽快地将病患送往医学中心再做加压舱的减压病治疗。
运送过程中,要让患者躺下,解开束缚(如潜水衣),脚垫高约20~30cm,以避免因气泡堵塞血管或脑部神经系统而发生危险。不要让患病者自己开车,运送过程要保持在latm(1atm=101325Pa)下,给予病人吸氧。现场有加压舱设施时,应迅速移人舱内治疗,以免延误时间造成组织严重损害而产生后遗症。现场无上述设备时,可在陪护人员保护下,再潜入水中行加压治疗,然后缓慢上升减压。重症患者每减少0.1atm(1atm:101325Pa),需时10min,轻症需时5min。
①急性减压病:必须尽快进行加压治疗,并按照临床表现及时给予综合性的辅助治疗。当时未能及时或正确加压治疗而留有症状者,仍应积极进行加压治疗。
②减压性骨坏死: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高压氧加压及其他综合疗法。
③辅助治疗包括给氧、中枢神经兴奋药以改善呼吸、循环功能,促进氮气排出。
①急性减压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后,给予不同期限的休息。轻度休息1~3天,中度休息3~5天,重度至少休息7天。休息期满后经专科医师检查,合格者才允许参加高气压作业。对反复发病或神经系统有严重病变者调离作业。
②减压性骨坏死:I期患者在密切的医务保障下,潜水员只能进行10m以内的潜水,沉箱工和隧道工等只能参加203kPa(一个附加压)以下的高气压作业,并严格遵守操作规定。Ⅱ期和Ⅲ期患者需要调离高气压作业。禁止作业负重及长时间站立的工作,并积极治疗。
③其他:高气压作业后按规定减压,并且未发生急性减压病者,体内仍有产生气泡的可能;I、Ⅱ期的减压性骨坏死者无自觉症状,因此,高气压作业人员应每年作一次体格检查,如果发生过急性减压病,或者肩、髋关节长时间疼痛和活动障碍,可以提前检查。不论发病多久,只要有加压治疗的条件,仍应积极进行加压治疗,以免失去可能治愈的机会。
减压性骨坏死可以在停止潜水作业2年左右才在X射线片上出现阴影。因此,脱离高气压作业时无者进行健康检查的期限应延长到3年。如果发现可疑病灶,应检查到确诊为止;如确诊有减压性骨坏死,以后应每年检查。
减压病其实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疾病,也不是潜水专业人员特有的疾病,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是高压作业后的安全减压。有关单位必须制定完整的安全操作程序,严格执行,以确保这些特殊专业人才的安全。
加强潜水员或异常气压工程工作人员的正确观念与正规训练。实施正确与确实的减压操作步骤。对于体胖、年老、减压病易感者以及天气寒冷时,可以适当延长减压时间。同时,注意潜水专业装备与施工器具的保养。
定期健康检查与重视个人疾病问题。原则上身体各个脏器有病者均不得参加高气压工作。
医学卫生知识
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市人大常委会政协昆山市委员会纪委(监察局)组 织 部宣 传 部统 战 部机关工委老干部局市委党校档 案 局人民法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教 育 局科学技术局公 安 局民 政 局司 法 局旅 游 局财 政 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 划 局交通运输局水 利 局农业委员会城市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商 务 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环境保护局体 育 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 计 局物 价 局法 制 办外事办公室昆山海关人民检察院国 税 局地 税 局团 市 委市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总 工 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积金管理中心民 防 局企业投诉处理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管委会昆山市供销合作总社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昆山中医医院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昆山市卫生监督所昆山市红十字会血站昆山市健康促进中心昆山市急救中心昆山市妇幼保健所昆山市卫生采购中心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昆山市巴城人民医院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昆山市淀山湖人民医院昆山市千灯人民医院昆山市食品药物监督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江苏卫生厅苏州卫生局厦门卫生上海闵行卫生常熟卫生太仓卫生信息张家港卫生南京市卫生局 徐州卫生局无锡卫生局常州卫生局
昆山图书馆昆山视窗昆山社会保障(市民)中国数字医疗网
丁香园医学教育网中国医师协会国家医学考试网中华医学会健康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