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逐年增多 用药不当损肾伤肝2

发布日期:2014-10-24 14:12:03 浏览次数:1595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理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这种毒性作用导致的肝损害与药物剂量有直接关系,可以在体外动物实验中复制,可以预测它的发生;另一方面是药物特异质反应,它有个体差异,不能在体外实验中复制,难以预测,发病率高,危害更大。

有关资料显示,急性肾损伤由药物引起的高达28.9%,60岁以上的患者占51%,合并基础疾病的慢性肾脏病最为常见,约占20%。药物性肾损伤除引起急性肾衰竭外,还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急性梗阻性肾病慢性肾损害等。若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以逆转。否则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严重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伴随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药层出不穷,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日益增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2002-2012年收治的5000余名住院患者中,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占比达18%,且此比例逐年增高,2012年药物性肝损害占肝住院患者的23%。

目前临床用药种类多达3000余种,有报道的可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有1000余种。常见于以下几类药物:1.抗生素类: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结核杆菌类药物等。2.肿瘤化疗药物。3.器官移植者服用的抗排异药物。4.降脂药。5.用于治疗骨关节病、皮肤病的中草药及中成药。6.某些保健品等。

药物性肝肾损害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肝肾脏功能可能恢复。所以用药后必须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转氨酶、尿胆红素异常,少尿无尿血尿、不明原因水肿,腰部胀痛,不明原因血肌酐升高,应高度怀疑药物引起的肝、肾损害的可能,必须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为了减少药物性肝、肾损害的发生,一定要保证用药来源是正规途径,自己不乱用药,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药务必谨慎,避免超疗程、超剂量用药,对于普遍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保健品也应提高警惕。当然,治病还要分轻重缓急,如因病情必须使用某些对肝肾有损伤作用的药物时,应该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肝肾功能的变化,一旦出现肝肾损害,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此外,应尽可能避免多种药物同时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肝、肾损害的机会也就越大。必须用药的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停药。总之,多药齐上阵不可取。

文/郑杨(北京友谊医院)

[责任编辑:赵瑞]

第1页 上一页 1 2

2

2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