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胰腺怎么治疗
生长于消化道的异位胰腺,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压迫或狭窄而出现梗阻症状,如位于胃窦部可引起幽门梗阻;位于乏特氏壶腹部可引起胆道梗阻;位于肠道可引起肠梗阻或肠套叠等。
异位胰腺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其原因可能系异位胰腺周围胃肠道粘膜充血,糜烂,或侵蚀胃肠道粘膜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
位于胃肠道的异位胰腺,由于受消化液的刺激,可分泌胰蛋白酶,消化胃,肠粘膜而形成溃疡;位于粘膜下的异位胰腺,可压迫上层粘膜引起粘膜萎缩,然后发生溃疡。
异位胰腺如位于胃肠道的粘膜下层,可使粘膜局部隆起;位于肌层内则可使胃壁或肠壁增厚,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肿瘤,偶尔异位胰腺组织会发生胰岛素瘤,引起血糖过低;恶性变时则出现胰腺癌的表现。
异位胰腺组织可位于胃肠道的先天性憩室内,尤其在美克尔(Meckel)憩室内最为常见,并可出现憩室炎,出血等症状。
由于异位胰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因此,有些病例可终生无任何症状,或在手术或尸检时偶然被发现。
单侧小关节脱位应与双侧关节突脱位相鉴别,根据损伤及临床表现,以下方面可资鉴别:
1,损伤机制不同:双侧小关节前脱位以屈曲暴力为主,而单侧小关节脱位除屈曲暴力外还存在着扭转暴力。
2,临床表现不同:双侧小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前倾固定,压痛广泛;多数合并脊髓损伤,单侧小关节脱位以旋转固定为主,压痛不广泛,少数合并脊髓损伤,但局部疼痛剧烈。
3,X线表现不同:双侧脱位者损伤节段椎体前移的距离常为椎体前后位的2/5或1/2,上位颈椎的下关节突位于下位椎颈上关节突的顶部或前方,而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者损伤节段椎体前移约为前后径的1/3,正位片可见脱位椎节棘突偏移。
1,牵引复位:颅骨牵引和枕颌带牵引是常用的复位方法,牵引时,头颈略屈曲(约30),牵引重量为5~6kg,逐渐加大,但不超过10kg,以避免或加重脊髓损伤,为便于复位,可在脱位侧的肩部垫以沙垫,使损伤节段轻度侧屈,将脱位的关节突牵开,然后调整牵引方向,使之复位,同双侧关节突脱位一样,在整个复位过程中,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并每隔10分钟行床旁摄片以掌握复位。
2,复位后,应用1~2kg重量维持牵引3~4周,再用头颈胸石膏固定2~3月,如果合并颈脊髓损伤,不宜使用石膏固定,可持续牵引2~3个月,直至愈合。
3,手术复位及固定术:牵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切开复位,采用后正中切口,暴露交锁的小关节突,切除嵌入的关节囊和韧带组织,用骨膜剥离器撬拨使之复位;如有困难,可将阻碍复位的部分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予以切除,再调整牵引方向,通常可复位。
4,若有脊髓损伤,应根据压迫范围旅行椎板切除减压术,为保持损伤节段的稳定,术中可用钢丝环扎棘突,并取自体髂骨移植,常用的植骨方法是棘突间H型植骨加钢丝固定,也有人采用关节突间植骨固定。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