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是胆总管结石的两种类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状、大小、性状基本上与同存的胆囊结石相同或相似,大多为胆固醇结石。数量多少不一,可为单发或多发,若胆囊内多发结石的直径较小、并有胆囊管明显扩张,结石可以大量进入胆总管、肝总管或左右肝管。
南昌市第五医院结石病专家解释说,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
此外,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管内的滞留,因反复梗阻和感染,胆固醇性结石的外层因黏附大量胆红素钙沉淀,也可以逐渐长大,引起相应的病理损害。
关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点击咨询医院在线专家。南昌市第五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