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应做哪些措施预防小儿脑瘫
1.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早产儿指妊娠不满37周出生的婴儿。由于提早娩出,婴儿中的大多数为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在2500g以下)或极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在1500g以下)。如在妊娠35周以后,宫内胎儿出现发育迟缓,那么发生脑瘫的危险性极大。早产是低体重儿的主要原因,预防早产发生,就能大大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发生早产的原因颇多,而孕妇的营养差、劳动强度大恐怕是其主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母体代谢失调、缺氧导致了胎儿发育障碍。引起早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有异常产科情况或胎儿在宫内发育不良。
与低体重儿相对应的系巨大儿(出生时体重超过4000g),也是应当防止发生的。巨大儿的主要危险是难产和窒息,同样会损害中枢神经,导致脑瘫的发生。
预防围产儿窒息、颅内出血在防止脑瘫的发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预防的要点主要有:
(1)加强对孕产妇的管理,对筛查出来的高危孕产妇或高危婴儿要送到医疗条件好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护,保障母婴健康。
(2)孕妇要及时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接受医生的科学指导。要及时治疗贫血、营养不良,纠正异常胎位,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防止胎儿宫内窒息、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特别是妊娠的后3个月,产前检查要频,以便及时发现情况,作出处理。
(3)实行住院分娩,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产科质量。要认真观察每一产程,决定正确的分娩方式,尽量避免产钳助产;对巨大儿或头盆不称者,要预先做好剖宫准备,以减少窒息的发生。
(4)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医生进产房或手术室,与产科医护人员联手进行对窒息儿等高危患儿的抢救,使窒息和痉挛持续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以减轻或消除新生婴儿的脑损伤。
(5)积极抢救有窒息的新生儿,使其脑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抢救步骤一般分为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纠正心衰、改善循环,应用药物等四部分。有报道,温水浴对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颇佳,又无副反应,值得一试。
3.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1)预防早产。早产儿由于脏器发育未完善,不能有效地、及时地处理胆红素,故很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黄疸不仅发生较早,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程度也重。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窒息、异常分娩可使婴儿的血清胆红素增高。有人作了统计,在514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中,产科因素占27.6%。为此,搞好产前检查,预防和积极处理各种产科因素亦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重要一环。
(3)孕妇要慎用磺胺类、水杨酸类、维生素K等药物。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症,母血型多为“O”型,子代血型则往往为“A”型,故当血型为“O”型的母亲怀孕时,更要注意不用或少用有关药物,以免加重新生儿的黄疸程度。
(4)至于“母乳性黄疸”,并非为母乳喂养的绝对禁忌症,如新生儿黄疸不深,仅仅表现为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继续喂哺母乳;若黄疸逐渐加重,可在光疗的同时喂哺母乳,或停止喂哺3~5天,待黄疸消退后继续用母乳喂哺。
(5)新生儿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脐炎、肺炎以及缺氧、出血、酸中毒、低血糖等均会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应当尽力防止,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
(6)若黄疸不断加深,并有拒食、双眼凝视、抽搐等临床表现,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避免或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儿中枢神经所造成的永久性损害。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