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冻疮 温暖干燥是关键
滨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张立红医生告诉记者,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血循环不良者是主要受害群体。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外加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很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而且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是“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
张立红医生特别强调,冻疮并不是气温长期处于零下时才会发生的。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湿冷环境,都会造成局部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冬天许多女性都喜欢穿长靴,以为靴子会更保暖。但是长靴的透气性相对较差,脚部分泌的汗水无法及时挥发,反而会让脚处在一个潮湿阴冷的环境中。此外,冬季人体脚部末梢部位本来就供血不足,容易受寒,而常见的长筒靴,大多紧裹在腿上,这样就会直接导致脚部受到压迫,使血液循环更加不畅,也会导致冻疮的形成。
冻疮不是大病,但是痒起来也是很要命的。保暖是预防冻疮的关键,另外防潮和防风也十分重要。遇到非常冷的天气时,手套和袜子都要尽量保持干燥,尽量不穿影响血液循环的保暖靴。加强营养,多食用一些高蛋白以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持足够的热量。坚持体育锻炼也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耐寒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