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脱位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踝关节脱位,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但多为间接暴力。如踒扭而致伤,或高处跌下或走不平之道路,或平地滑倒,使足过度外翻或内翻而致。患者由高处跌下或扭踒,足的内侧先着地,或走不平道路,或平地滑跌,使足过度外翻、外旋致伤,而为踝关节内脱位,如扭踒由高处跌下,足的外侧先着地,或行走不平道路或平地滑倒,使足过度内翻,内旋致伤者则为踝关节外脱位;由高处跌下,足跟后部先着地,身体向前倾,而致胫骨下端向后错位,形成踝关节前脱位,患者足尖或前足着地,暴力由后方推挤胫腓骨下端向前,而致踝关节后脱位。
踝关节由胫、腓、距三骨构成,距骨被内、外、后三踝包围,由于韧带牢固,距骨被固定在踝穴内。内侧的三角韧带起于内踝下端,呈扇形展开,附着于跟骨、距骨、舟骨等处,主要是避免足过度外翻,由于三角韧带坚强有力,常可因足过度外翻时,牵拉内踝造成内踝撕脱骨折。外侧韧带起于外踝尖端,止于距骨和跟骨,分前、中、后三束,主要作用避免过度内翻,此韧带比较薄弱,当足过度内翻时,常可导致此韧带损伤或断裂,亦可造成外踝撕脱骨折。下胫腓韧带紧密联系胫骨与腓骨之间,把距骨牢固地控制在踝穴内,此韧带常在足极度外翻时断裂,造成下胫腓联合分离,踝距变宽,失去踝关节的稳定性。踝关节脱位并不少见,由于生理解部特点,踝关节损伤常伴有内、外踝和胫骨前唇或后踝骨折。
1.复位手法:患者患侧卧位,膝关节半屈曲,一助手固定患肢小腿部,将小腿端起;术者一手持足踝,一手持跟部,两手用力牵引,先扩大畸形,然后以两手拇指按压内踝下骨突起部向外,其余指握足,在保持牵引的情况下,使足极度内翻,足踝背伸,即可复位。
2.固定方法:用超踝塑形夹板或小腿石膏,将踝关节固定于内翻位。单纯脱位,固定3周,合并骨折者,固定5周。
1.手法整复:患者健侧卧位,患肢在上,膝关节屈曲,一助手固定患肢小腿部,将小腿端起,术者一手持足跖部,一手持足跟部,两手用力牵拉,扩大畸形,然后以两手拇指按压外踝下方突起部向内,其余各指握足,在牵引情况下,使足极度外翻,即可复位。
2.固定方法:复位后,以超踝关节塑形夹板加垫或小腿石膏固定踝关节于外翻位,时间同上。
1.手法整复: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一助手固定患肢小腿部,将小腿抬起;术者以一手握跟上,一手握足跖部,握踝的手提胫腓骨下端向前,握足跖的手在顺畸形姿势牵引的情况下使足跖屈,且向后推,即可复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