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踝部急性韧带损伤有关的文献报道
百科词条: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最后修订于2014-1-20 19:19:35)[共3524字]摘要:
关节扭伤较之关节脱位更为多见,踝关节尤其是如此。但踝关节韧带的一般性损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实际发病数倍于来就诊的患者。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
造成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的暴力大致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肌肉拉力等3种,其中以间接暴力为主。多为在高低不平路面或上下楼梯时不慎失足,踝部处于极度内翻跖屈位,使外侧副韧带过度牵拉而引起损伤。轻者使胫腓下韧带部分断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并发踝关节半脱位和全脱位。或因踝关节远端超限外翻、外旋直接造成内踝和(或)下胫腓韧带损伤,此类损伤大多与内踝和(或)外踝骨折并存。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一般预后良好。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踝关节韧带损伤56例治疗分析1次,以疏通经络之气 [2] 。限制踝关节活动可用胶布(橡皮膏)或绷带等固定1~2周,内侧副韧带损伤者应内翻固定,外侧副韧带损伤者应外翻固定,以减少损伤韧带的张力,加速损伤韧带的修复。如踝外侧副韧带损伤,取2.5~3cm宽胶布3条,将患足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治疗使外侧韧带遭受超过生理限度的强大张力,发生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韧带扭伤和韧带断裂两类 [1,2] 。
2 治疗方法 (1)牵引,对抗牵引踝关节,治疗时维持踝关节90°背伸和轻度外翻位。(2)点压止血,在损伤韧带处点压
踝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翻活动,以保证踝关节运动的稳定性,同时影响了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3.2 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目前韧带损伤多采用3度划分法,即Ⅰ度,轻微的韧带损伤;Ⅱ度,韧带的不完全性损伤;Ⅲ度,韧带的完全性撕裂。
腓骨骨膜瓣翻转解剖学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前距腓韧带、跟腓韧带联合损伤率为20%[4]。本组14例慢性不稳中,5例前距腓韧带、跟腓韧带联合损伤,约占35.7%。
3.2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大都由急性踝扭伤发展而来,对于有症状的慢性不稳定
棘上韧带损伤怎样确诊?血,产生疼痛。前者为急性棘上韧带损伤,后者为慢性棘上韧带损伤。
急性棘上韧带损伤多因骤然使腰椎向前屈曲的暴力所致,多见于弯腰搬取重物或激烈的运动训练、比赛中。此韧带发生断裂时,患者可自觉有一突然响声,并随之腰部产生宛如“折断”的感
踝部骨折分析造成损伤的机制。
【治疗措施】 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其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
踝部骨折示的骨折类型,分析造成损伤的机制。治疗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其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骨
踝
踝
主要局部结构:踝管。
踝部是小腿与足底的通道,内踝是血管神经及肌腱的主要通道,并形成踝管。外踝为单纯的肌性通道。
1、踝管 malleolar canal由屈肌支持带、内踝和跟骨围成,有三条肌
棘上韧带损伤374例治疗体会部垫枕。术者立于其左侧,一手拇指固定损伤段韧带上方,另手拇指在患部左右弹拨棘上韧带,急性弹拨数次,慢性可增加弹拨次数,随后拇指顺韧带方向滑动按压数遍,再用拇指自上而下抹数遍。用两手拇指沉稳地按揉损伤段棘上韧带两侧数分钟;继之,一手掌在腰背部
低场MRI对踝关节隐匿性损伤的诊断价值侧副韧带损伤2例,部分撕裂1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损伤韧带表现为韧带不同程度增粗,但韧带连续性仍然存在,正常低信号内出现不规则高信号;撕裂表现为韧带明显增粗,呈弥漫性高信号,韧带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韧带的增厚或波浪状轮廓提示陈旧性创伤
踝关节三角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on认为韧带断裂后应做手术修补[2]。踝部损伤单纯手法复位固定有50%的失败率。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踝部韧带损伤。陆震照等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三角韧带断裂合并外踝骨折石膏固定3个月X线片,踝穴正常,外踝骨折愈合良好,但应力下X线片示踝关节内侧
研究称:近二成急性踝损伤儿童存在隐性骨折月发生2次踝损伤,左右踝各1次。
对所有患儿下肢安放短行走管型石膏,允许下肢持重(如能耐受)。受伤后3周照踝关节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评估骨膜新骨形成和(或)骨折移位。
结果显示,儿童急性踝损伤后3周,38只踝中7只(18%)踝的远端腓骨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40例距腓后韧带及内踝的三角韧带,常以合并损伤出现。损伤的原因是运动时超出了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致使韧带受到过度的牵拉扭转,其病理变化是韧带撕裂,局部出血,组织液渗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皮下淤血,踝关节腔压力增高,踝关节运动障碍,以屈伸及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40例距腓后韧带及内踝的三角韧带,常以合并损伤出现。损伤的原因是运动时超出了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致使韧带受到过度的牵拉扭转,其病理变化是韧带撕裂,局部出血,组织液渗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皮下淤血,踝关节腔压力增高,踝关节运动障碍,以屈伸及
髌阵挛、踝阵挛多始于儿童起病,呈进行性,表现为两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有的也逐渐进行到上肢。瘫痪的肢体肌张力增高,痉挛性步态,腱反射亢进,病侧出现髌阵挛及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多数病人有弓形足。无感觉障碍,可有轻度共济失调。部分病人可有言语障碍。大
如何治疗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在急性期可用弹力绷带包扎,疼痛严重者可用氟美松磷酸钠局部封闭以减轻疼痛和水肿。慢性期可进行热敷、股四头肌锻炼。按摩手法治疗也有效果。可让患者仰卧床上,屈髋屈膝。医生扶膝握踝,一面以扶膝之手指揉按内侧副韧带处,握踝之手摇转小腿,
为什么会发生棘上韧带损伤?突(5%),腰5、骶1间无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深层纤维联结2个棘突、中层3个、表层3~4个棘突。韧带坚韧,但弯腰时位于腰背弧的最外层,应力最大,容易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棘上韧带受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作用,超过
足踝部损伤的术后护理
足踝部损伤系指踝部韧带、肌腱、骨关节的损伤,是骨科常见病,我院骨科1998~2002年7月共收治102例足踝部损伤的患者,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促进了骨折早日愈合,现报
踝关节融合术切口及浅层神经、韧带
⑵找出胫前血管神经束
图1右踝关节前侧显露途径
棘间韧带损伤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和手术疗法。急性损伤者宜卧床休息,减少弯腰运动,保证组织正常修复。可做局部封闭治疗以止痛消炎,服用消炎镇痛药和舒筋活血药物。慢性疼痛者可用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
对于非手术疗法无效,疼痛影响生活工作者,可施行损伤韧带修补或切除术
踝反射异常ciatic neuritis)下肢多呈放射性疼痛,以单侧多见, 起病急性或亚急性,可有受寒或着凉史。疼痛常在臀部及大腿后面,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咳嗽及打喷嚏时加重,跟腱反射(也称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障碍范围相对比较显著,腰椎活
中药薰洗对踝关节韧带扭伤局部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01,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中药外洗I号薰洗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有止血止痛、利水消肿、活血祛瘀、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简便、科学的方法,有推广价值。
踝关节韧带扭伤,是临床上甚为常见的踝关节轻微伤。中医治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棘上韧带损伤。韧带坚韧,但弯腰时位于腰背弧的最外层,应力最大,过度或连续牵引常会造成损伤。急慢性损伤后常造成局部出血、渗出、白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产生无菌性炎症。梅花针叩击局部可直接刺激局部的组织和神经,促进和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局部神经的兴奋性而
急性外伤性寰椎横韧带损伤程度的评价与治疗探讨(上海)为了对急性外伤性寰椎横韧带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治疗。研究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4年12月12例急性外伤性寰椎横韧带损伤病例。5例为单纯性损伤,7例为合并有寰椎和/或齿状突骨折的横韧带损伤。8例行寰枢椎或枕颈
十字韧带损伤内有前、后十字韧带(又称交叉韧带),前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外止于股骨外髁的内面;后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内止于股骨内踝的外面,膝关节不论伸直或屈曲,前后十字韧带均呈紧张状态,前十字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
踝关节融合术的治疗进展节、踝部和距下关节的正常高度。踝关节置换失败的病人发生关节退变的比率非常高,所以上述方法非常有价值。对于Charcot关节病的患者,可移植的骨生长刺激因子联合坚固内固定是较好的治疗方法[29]。
5 结 语
踝关节
足踝外科的演进踝外科
1 西方足踝外科的起源
在西方,足踝外科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学科。既有通过正规医学培养、隶属于骨科的足踝外科,又有通过传统足病医学培养的足病医师所从事的足踝外科[1]。足踝外科在骨科中分科相对较晚,然而,关于足踝
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踝部骨折治疗单侧踝部骨折伴随的Ⅲ、Ⅳ型距骨骨软骨折患者18例(图1)男10例,女8例,年龄为18~49岁,平均33.5岁。排除有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患者。患者均在伤后6 h内手术,踝部骨折均解剖复位,修复损伤韧带。
足部反射区治疗急性踝扭伤50例向脏腑、组织、器官;穴位与脏腑有谐振性,就像核磁,彼此之间有共振性;通过中枢大脑皮层对人体的应激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变化,而这种保护性反应产生的后果是对反射区相应的器官起到传递信号、保护、抗损伤、恢复组织、器官功能。有实验表明,针
关节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踝关节炎恢复正常3个月后再发急性化脓性炎。[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并滑膜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踝关节炎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关键词:关节镜; 化脓性关节炎; 踝关节
化脓性关节炎(septic
三踝骨折11例治疗体会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及下胫腓横韧带四部分组成,其中骨间韧带是骨间膜的延续,最坚固,而韧带联合损伤即指上述四条韧带的不同损伤组合。在踝关节伸屈运动中,腓骨下端有轻微的内外、前后、上下移动和沿纵轴的旋转运动,恢复下胫腓韧带联合的解剖关
急性踝关节损伤早期救治体会还是骨骼,在损伤后马上都会出血,肌肉损伤半分钟就会形成血肿,韧带急性断裂后如未治疗,在数分钟内将会出现明显的血肿,这在急性踝关节损伤中尤为常见,急性损伤紧急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限制出血并减轻疼痛,以便为损伤后期处理和愈合创造条件。&ldquo
棘上韧带损伤的表现是什么,如何治疗?~50岁的体力劳动者,有弯腰劳动或腰背部外伤史,急性外伤者有时可自闻帛裂声或撕裂感。患者自觉腰背中线疼痛,轻者为酸痛,疼痛可向臀部放射,重者不敢仰卧。检查时可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可在棘顶或棘间。急性损伤者可有肿胀、皮下瘀血、触痛明显甚至有棘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外科治疗用的甲基泼尼松龙的剂量与美国急性脊髓损伤协会建议的标准相差悬殊,用法和时间也有差异,理由是据刘郑生等〔3〕研究认为:(1)慢性脊髓损伤和急性损伤有很大不同,长期受压使血管壁增厚,减压后水肿和炎症反应不如急性损伤重。(2)临床证明甲基泼尼松
外伤性足、踝关节病变的MR影像表现性足踝关节病变的诊断
2.1 韧带损伤 支持踝关节功能的韧带主要有三组:胫腓前后韧带及骨间韧带、外侧副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其中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后韧带,跟腓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由四部分组成,即胫距前、胫后部、胫跟部
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体会踝穴内向外侧半脱位。Ramsey等[4]发现距骨外移1 mm,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平均减少42%,是日后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应先恢复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关系,实现下胫腓韧带的愈合。术后单纯外固定很难稳定固定胫腓联合,因为踝
关节镜下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缩写,是一系列韧带的总称。LARS韧带包括有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等韧带,不同品种韧带形状、长短不同,不可互相替代。文献报道国外临床使用LARS韧带已有15年历史,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3]。在我国运用LARS人工韧带尚未见文献报道
棘间韧带损伤有什么症状?;当在膝关节伸直位弯腰时,骨盆被固定在旋后位,棘间韧带受到高度牵拉,都是棘间韧带损伤好发在腰骶部的原因。在腰4以上的棘间韧带损伤,特别是断裂,多合并棘上韧带同时断裂。
棘间韧带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外伤史,外伤后即感腰痛,疼痛
无踝部骨折的下胫腓分离的诊治进展[12]按受伤后时间的长短分为:(1)急性损伤,指受伤3周之内;(2)亚急性损伤,指伤后超过3周,尚未超过3个月的损伤;(3)慢性损伤,指伤后超过3个月的损伤。
5 治 疗
对于急性期下胫腓隐性潜在分离,可行保守治疗。给
踝足外科迅猛发展三十年宾尧主编的《踝足外科学》(2007)和张建中主编的《足踝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2008)等踝足专著先后出版,我国踝足外科的发展势头蔚为壮观。
中华医学会足踝学组成立(1992),多次中外足踝学术交流会,和相继以足踝研究所、足踝外科组或手足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