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原发性腰椎椎间隙感染3例报告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骨科 桂林市脊柱椎间盘病治疗中心 陈水连

发布日期:2014-10-07 14:33:40 浏览次数:1604

第1例,男性,38岁。因在普外科行阑尾切除术后7天,高烧一直不退,并伴有腰部明显疼痛,行走困难,经B超、X线腰椎平片等检查未见异常,无明显下肢放射痛,经抗炎治疗3周,腹部症状已消失,腰部疼痛仍明显,血沉56mm/h,C反应蛋白阳性,行MRI检查考虑L2/3椎间隙感染而转来我科。给予卧床休息、抗炎、对症等治疗。3个月症状消失,4个月复查MRI示椎间隙明显变窄,椎体间有骨桥形成。

第2例,男性,45岁。因感冒发烧5天后,出现腰骶部剧烈疼痛,伴有高热不退,行走困难,腰骶部轻轻触摸即可引起强烈的抽搐样疼痛,用度冷丁亦不能止痛,双下肢无放射痛及感觉异常,血沉高达80mm/h以上,血象白细胞6.0*109/L,肥达氏反应考虑有副伤寒,腰椎普通X线片未发现异常,腰椎CT示腰5骶1间隙软骨板有虫蚀样改变,发病后20天MRI检查示:腰5骶1椎间隙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波及上下椎体的2/3以上,椎前有小脓肿,造影病灶部位无增强。经抗炎、脱水、激素、卧床等治疗,5天退烧,2个半月后复查MRI示:病变椎间隙明显变窄,椎间盘明显变性、缩小,三个月后血沉正常,扶拐下床活动,5月后复查有骨桥形成。

第3例,女性,3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行走困难20天而入院。MRI示腰4、5椎间隙及上下椎体2/3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血沉56mm/h,双下肢无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经保守治疗2个半月,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可下床自由活动。

此3例病人均无脊柱手术病史,其确切病因和感染途径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归于原发性腰椎椎间隙感染。此病文献报道不多〈1〕,在诊断上MRI有较高价值,大部分病人经卧床休息、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对症等治疗都能治愈,而且愈后良好。其病变椎间隙最终结局是椎间盘破坏,椎体间融合。

1 陈伯华,胡有谷,何树刚,等。原发性下腰椎椎间隙感染。《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2):106。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4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