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可以这样照顾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
注意观察病情
手术采用基础加硬膜外麻醉,病人返回病房后未清醒时,应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窒息。遵医嘱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1~2L/min,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动态变化,清醒后测至平稳为止,停止监护。观察伤口渗血、负压引流管引流情况。如果在lh内引出血性液超过200ml或伤口周围渗血较多,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决定补液量或是否输血。术后若应用镇痛泵,应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和镇痛效果。观察输血输液情况,速度不宜过快。观察肢端的颜色、温度、感觉,趾端血循环及活动情况。
石膏外固定护理
术后一般行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于外展内旋位6~7周,应妥善保护好患肢制动体位,禁止患肢屈曲。为防止石膏变形,患肢应使用保护架,并用烤灯烘烤,以加速石膏凝固。石膏与腹部皮肤应容纳1个手指空隙,过大固定不牢固,过小患儿有一种紧迫感,压迫腹部,影响呼吸。对骶部及石膏绷带受压部位要严密观察,衬垫要铺平拉紧,防止压疮发生。给予卧硬板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垫高患儿腰背部,使脊柱后伸。抬高患肢15~30b,密切观察石膏绷带松紧度及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患肢末梢血循环、感觉、温度、颜色,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J。
引流管护理
因手术较大,为防止切口内感染,术后要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阻塞,可用生理盐水20ml冲吸。引流器要妥善固定,防止滑脱。要严格记录引流量,一般无血性液体流出24小时后即可拔出。
皮肤护理
小儿皮肤娇嫩,对骶部及石膏绷带受压部位要严密观察,衬垫要铺平拉紧,防止压疮发生。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平整,每2~3h翻身一次,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会阴部,防止湿疹发生及大小便浸湿石膏而发生变形。由于伤口离会阴部较近,如果出现局部肿胀,应注意观察肿胀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程度,向医师反映情况,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术后饮食护理及疼痛处理
患儿回房后6h,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3天后待胃肠功能恢复,可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儿家长给其少食多餐,同时注意食品的色香味搭配,增进食欲。石膏外固定期间应避免饮食过饱,以免出现恶心、呕吐。可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每日按摩腹部3~5次,每次10~15min,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由于小儿某些游离感觉神经末稍还未健全,对疼痛不敏感,多数患儿无疼痛,少数患儿疼痛较轻,给予一般止痛剂,即可止痛,通过讲患儿喜欢听的故事,以分散注意力,效果更佳。
功能锻炼
麻醉清醒后指导患儿行深呼吸、扩胸运动,以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指导家属给患儿做踝关节跖屈背伸、旋转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发生。术后l~3天,可用手掌按摩膝、踝关节周围的穴位,以不感到疼痛为宜,以达到舒筋活络作用,每日3次,每次10~15min。
出院指导
病人在出院路途中要仰卧于硬板床上,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回到家中每天坚持做深呼吸、扩胸运动、踝关节足趾活动及股四头肌收缩等功能锻炼。术后1个月摄片复查,如生长良好,可让患儿做弯腰、屈髋活动,以锻炼臀部肌肉及髋关节,防止臀肌挛缩及髋关节粘连,同时加强膝、踝、足趾关节锻炼,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术后1个半月解除石膏,让患儿坐在床沿上两脚下垂,做抬腿动作,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但不可过早让患儿站立,以防摔倒,引起钢板断裂或髋臼脱出,导致手术失败。术后3个月摄片检查,股骨头包容好,髋臼成形部已愈合,股骨截骨愈合后,可扶患儿在床上站立,轻微活动,逐渐行走,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活动。一般小儿生长发育快,6~10个月取出钢板,1个月后下地活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