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疝 超声医学百科
1.肌筋膜缺损或薄弱常见肌筋膜缺损或薄弱原因如下:
(1)正常情况下肌肉筋膜存有正常的、生理性的缺损或薄弱区,当肌肉压力增高时,肌肉便由此疝出。如腓浅神经由腓总神径自腓骨颈的外侧发出向下走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其终末支在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过筋膜成为皮支,导致局部缺损或薄弱,小腿肌疝可由此疝出。肌肉经筋膜神经出口疝出可导致神经损伤卡压健康搜索,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2)手术损伤或锐器切割可造成肌肉损伤和筋膜破裂如清创缝合时仅缝合皮肤,当肌肉肿胀、压力增高时可向筋膜外膨出。再如,钝性损伤或骨折可损伤肌肉和刺破筋膜,由于肌肉肿胀、压力增高向筋膜外膨出形成肌疝
(3)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动作健康搜索不协调或负荷过重,及着地姿势不正确,下肢持力不稳等因素,使下肢肌肉极度收缩,以致肌肉结构受损,此时肌腹明显短缩,肌外膜纵向撕裂,形成间隙,使肌肉由肌外膜间隙膨出,疝出组织可发生嵌顿、少量渗血,继发水肿、渗出等创伤性炎症反应和周围肌群痉挛。
(4)长期慢性损伤使下肢筋膜变薄弱或破裂。
(5)筋膜本身病变造成一定部位的筋膜薄弱。
2.肌肉压力增高
(1)肌肉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后,局部代谢增强,血氧浓度降低代谢产物积蓄,使微循环渗出增加,组织间液增加,肌肉可发生肿胀、肥大;然而筋膜壁却限制了肥大肌肉的扩张,使肌间隔的压力增高,继而促使肌肉由薄弱或缺损部位突出而形成肌疝。
(2)创伤、手术或肌肉本身的病变,可使肌肉肿胀、压力增高,并由手术或损伤筋膜薄弱处膨出形成肌疝
近年来,有人认为肌疝是慢性肌筋膜间室综合征健康搜索的代偿性表现。张镛福等人也发现在慢性小腿肌筋膜间室综合征中,将近一半的患者存在肌疝。
多数患者在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或外伤后发病,且多健康搜索在小腿胫前肌部位。
1.疼痛一般情况下疼痛不重,当肌肉受到筋膜疝环嵌压,发生局部充血水肿等无菌性炎症时局部出现明显疼痛。如肌肉压力很大疝出后被筋膜环嵌压疝出健康搜索的肌肉不能回缩,可出现炎性渗出、肿胀。受压时间过长可能出现疝出肌肉缺血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肌肉坏死。
2.局限性肿块肿块质软压之可消失,一般小于0.6cm,当肌肉收缩时肿块体积缩小或消失,可触及缺损筋膜孔边缘锐利,呈卵圆形其下方肌肉不增厚。阔筋膜遭受直接打击或手术切开后可能发生较大的肌疝大的肌疝常不可回纳在肌肉放松时一般不膨出,肌肉收缩时可明显隆起。
3.病人下肢有易疲劳感。
超声诊断小腿肌疝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王月香
患者,女性,55岁,因右侧小腿局部肿胀、无疼痛近5年就诊。体检发现右侧小腿中下段胫骨外侧局部隆起,质软,无压痛。其外上方还可见一隆起,质软,无压痛。既往该处有外伤史。
超声显示:右侧小腿中下1/3交界处胫骨外侧皮下浅筋膜中断,宽约0.7cm,可见肌层组织疝出,探头按压后部分肌肉组织可见回纳。于该处外上方皮下还可见一处浅筋膜中断,宽约1.3cm,其深部肌组织可见疝出。超声诊断:右侧小腿肌疝。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