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最新研究称三聚氰胺所致肾损伤或可自行恢复

发布日期:2014-11-07 05:41:20 浏览次数:1600

记者近日获悉,由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王玉燕等人承担的课题“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联合毒性和肾损伤的恢复性研究”发现,在停止摄入三聚氰胺后,机体在一定时间后能在肾组织中见到由间质细胞分化生成新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形成新的肾小管,并逐步促使肾功能恢复正常。这一课题近日通过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一度让人恐慌,虽然食品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学术界对因摄入三聚氰胺所致的肾脏病理性损伤的预后评估始终缺少依据,原因是没有对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联合毒性和肾损伤的恢复性科研数据。

作为三聚氰胺毒性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王玉燕在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指导课题组率先对三聚氰胺所致大鼠肾损伤的恢复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结果证实:经口摄入三聚氰胺,在肾小管生成结晶体并造成肾损伤后,停止摄入三聚氰胺,不予药物干预,观察发现肾小管内的结晶体可随尿液逐渐排出体外,一定时间后,由于肾组织中的结晶体逐渐减少,肾组织血液供应改善,肾小管的过滤、浓缩等功能亦相应好转,同时,由间质细胞分化生成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形成新的肾小管,损伤的肾小管上皮再生修复,一定时间后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业内专家评价指出,上述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本领域多项研究空白,为三聚氰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临床患儿的康复和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记者李丽云通讯员衣晓峰)

[责任编辑:曹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