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疾病简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的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多发性骨髓瘤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5岁,男女之比约为2:1。多发性骨髓瘤占所有肿瘤的1%,血液肿瘤的10%,是血液系统第二大肿瘤。
成因
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以及与IL-6等细胞因子有关。上述原因引起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
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较缓,可有数月至十多年无症状期,早期易被误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众多,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常见并发症有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病理性骨折等。
治疗出现疾病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新情况需及时复诊。
多发性骨髓瘤的一般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如对贫血、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肾功能衰竭和感染等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用药主要包括四大类:激素类、细胞毒类、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另外,还有放疗,对于合适的病人还可以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或异基因移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