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外伤综合症
既往曾称为脑震荡后综合征或脑损伤后神经官能症。是指脑外伤病人在恢复期以后(3个月以上),长期存在的一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包括头痛、神经过敏、易怒、注意力集中障碍、记忆力障碍、头晕、失眠、疲劳等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并无异常
有关脑外伤后综合症的发病原因是器质性或为功能性,仍无定论。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很多脑外伤后的症状是有组织学基础的。伤后脑组织内点状出血、脑水肿,继之出现脑内小软化灶和退行性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细胞的异常变化,轴突及髓鞘变性或坏死。有患者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观察到脑沟增宽、脑室轻度扩大。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脑细胞功能的减退。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造成局部或广泛的蛛网膜粘连,引起对脑膜和神经根的刺激.
在暴力打击头部之后,无论轻重都将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病理生理改变。轻者仅有暂时的生物化学及脑血灌注方面的变化,例如,头伤后颅内循环减缓即可持续数月之久。重者不仅造成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缺血、缺氧,也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轴突断裂及某些细微的损伤,其中也有一些难以查出的轻微病变。例如头皮的外伤性神经瘤、颅内外小血管沟通、脑膜-脑软膜粘连、蛛网膜绒毛封闭、轴突断裂、脑白质或脑干内的微小出血、软化,以及颅颈关节韧带或肌肉的损伤波及颈神经根等,都可引起各种症状。
目前认为,可能是在轻微脑器质性损害的前提下,再加上病人心身因素与社会因素而促成本症。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与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并无相应的关系,相反,脑损伤轻不伴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比重型脑外伤有神经功能缺损者为多。有学者认为本综合征的发生率中失业者较已就业者为多,且智商较高又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则较少。上述情况足以说明病人的身心因素、社会影响以及生活、工作是否安定均与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鉴别
外伤后头痛的一个明确原因是脑脊液的丧失,造成颅内低压而引起头痛。外伤后头疼的病人,需要仔细询问有没有脑脊液漏的迹象和做相关检查。但是,大多数持续性,甚至相当严重的脑脊液外漏者没有显著的头痛,因脑脊液的过量产生,完全能够补充丢失的数量。
治疗
(一)心理及行为疗法 关心病情,悉心开导,对患者的病痛应表示关注、耐心开导、解除忧虑,使病人树立信心,才能认识疾病、战胜疾病。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生活环境,避免外界的各种不良刺激。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生活规律化,纠正不良习惯和嗜好,尽早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则更有益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康复
(二)对于自觉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对症治疗,如镇静、镇痛、安眠药物,神经细胞营养剂应用,以及谷维素、维生素B族等均可选择使用。 头痛可给予镇痛药,但不宜用麻醉药或吗啡类药品,以免成瘾。如罗通定(颅痛定)、左旋千金藤立定、萘普生、肠溶阿司匹林、布洛芬;头晕可给予苯海拉明、三氯叔丁醇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给予谷维素、异丙嗪、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哌甲酯(哌醋甲酯)、阿托品(硫酸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兴奋病人可给予奋乃静、地西泮(安定)、奥沙西泮(去甲羟基安定)等;抑郁病人可给予谷氨酸、γ-氨酪酸。此外还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常用的中成药有:安神补心丸、天麻素片、安宫牛黄丸、脑宁糖浆、脑震宁等,也可采用理疗、针灸等措施。
新型的抗抑郁药物百优解、赛乐特等抗抑郁药物对该综合征疗效显著。
中医治疗
【辨证】辨证为血瘀血虚,且有寒热虚实夹杂。 【治法】凉血活血,辅以养血、安神益智,佐以渗湿利水之药。 【方药】当归12g,川芎9g,牡丹皮15g,地龙12g,丹参25g,茯苓9g,竹茹9g,炒酸枣仁10g,生地黄10g。 【用法】每次6g,每日3次,20天为1个疗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