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临床体会

发布日期:2014-11-23 05:12:09 浏览次数:1595

作者:杨保金

[摘 要] 目的:总结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单丝编织聚丙烯网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结果:35例均治愈,平均随访1a,均恢复日常体力劳动,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是一种简单,易行和有效的方注。

[中图分类号] R656.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5098(2005)09B-2606-0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小型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一般采用单纯缝合的手术方法;而大的腹壁切口疝腹壁缺损大,部分腹内组织器官长期突出与腹腔外和疝囊中,腹腔容量减少,腹壁顺应性降低,可能累及患者的心肺功能,病理生理变化较为复杂,单纯修补甚为困难,术后易于复发,是腹部外科的一个难点。本文回顾分析我们从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间应用单丝编织聚丙烯无张力修补治疗腹壁大切口疝35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参照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分型标准,回顾分析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间我们用补片修补的腹壁切口疝病例,其中大切口疝(疝环最大直径3cm~5cm)2l例,巨大切口疝(疝环最大径5cm)10例(10cm者)4例,合计35例,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43岁~79岁,平均61.5岁。切口类型;上腹、下腹正中切口11例,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15例,左上腹经腹直肌切口4例,左下腹经腹直肌旁切口2例,麦氏切口3例,合并心、脑血管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2型糖尿病5例,前列腺增生症6例,慢性便秘19例。

1.2 术前准备 腹壁切口疝患者多年高体弱,合并症多,须对重要脏器及全身情况作全面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疝环径10cm或疝内容物多、突出时间长者,应将疝内容物尽量还纳腹腔并以腹带加压包扎,使病人逐步适应术后腹内压的增高,时间一般7d~14d。巨大切口疝术前常规肠道准备。术前留置鼻胃管备胃肠减压。

1.3 手术材料与方式 全组修补材料均使用单丝聚丙烯网片,采用全麻或硬外麻醉,术前30min预防性静脉推注抗生素1次,梭形切除原切口瘢痕,以电刀分离疝囊,解剖出腹壁各层次组织,打开疝囊,充分游离粘连的疝内容物,将大网膜平铺于切口下方,尽量关闭腹膜,如腹膜不能关闭,可双层重叠缝合疝囊壁,关闭腹膜腔;自疝环开始在腱膜后方向周围游离至少3cm,严密止血,彻底冲洗创面,剪裁适形聚丙烯网片,平铺于腹膜外。腱膜后方,边缘以7号丝线将网片与距腱膜边缘3cm以上之腱膜间断缝合一周,如无张力,可将前面的腱膜对和缝合;如张力明显,不必强行对和腱膜,则将腱膜边缘与网片以1—0prolene线连续缝合或7号丝线间断缝合一周,网片上方置放橡胶引流管,另戳孔引出,关闭浅筋膜及切口。

1.4 术后处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带适度固定腹壁,持续胃肠减压至胃肠功能恢复,引流管接持续负压吸引装置,48h~72h拔除。

2.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79岁女性合并冠心病,术后24h内出现急性左心衰,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d~5d。全组无伤口感染,拔除引流管后皮下形成血肿2例,经重复穿刺抽吸后,纱布加压包扎治愈。平均住院13d(9d~26d)。平均随访la,无复发病例。

3.讨论

腹壁切口疝一旦形成,腹腔容量减少,腹内压下降,疝环逐渐增大,周围的肌筋膜逐渐萎缩,疝无自愈可能;尚且由于膈肌下降,胸内压下降,肺活量减少,回心血量增加等因素而损及心肺功能储备。大切口疝单纯直接缝合张力大,复发率高(30%一50%),甚至可能导致术后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上较为困难,是腹部外科的一个难点。因此,选用人工材料如聚丙烯补片等,由于具有强度大,组织兼容性好,取材方便且易剪裁、低张力或无张力缝合等优点,切口疝复发率明显下降。

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体会到要注意如下情况:修补材料置于适当的位置并妥善固定。强调网片置于腹膜外、腱膜后方,这有利于网片的固定,可有效地抵御腹内压对腹壁的冲击力。在保证网片铺平即无张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对合腱膜边缘,使腱膜间裂隙缩小到最小限度。网片边缘与7号丝线与浅面的腱膜层间断缝合,腱膜边缘与网片可用1—0 prolene线行连续缝合。对于年老体弱、腹壁肌肉萎缩松弛者,网片应足够大,网片边缘应超越腱膜偏远5cm以上。注意操作,聚丙烯材料有诱导成纤维细胞长入的作用,与肠管直接接触可导致粘连,梗阻,甚至等严重并发症,故强调关闭腹膜腔一定要严密,巨大切口疝关闭腹膜确有困难者,可将疝囊组织缝合关闭腹膜腔;术中严密止血,常规放置引流管,防止术后积血积液继发感染;术中分离组织时应保持血运良好,以免缺血坏死;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一切感染机会。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前保持大小便通畅,止咳、控制血糖等;逐渐还纳疝内容物腹带加压包扎7d~14d;使患者适应腹部紧缩感,并提高腹壁肌肉顺应性;重视术前皮肤准备,并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带固定腹壁,持续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等。

腹壁大切口疝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而应用补片修补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但正确地掌握人工材料修补的方法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略。

(本文刊登在《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9月第12卷第9期下半月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