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微创治疗腹壁切口疝

发布日期:2014-11-30 20:04:07 浏览次数:1595

腹壁切口疝是指腹部手术后一年内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切口向外突出而形成的疝,是腹部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腹壁切口疝的形成主要与手术时患者的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有:年龄偏大、慢性消耗性疾病、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局部因素有: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损伤腹壁神经肌肉使腹壁薄弱、腹壁大块缺损、关腹时张力过高、麻醉不全致组织撕脱、腹膜缝合不严、缝合组织错位、切口内血肿、积液以及术后用力咳嗽等。其中,切口感染是切口疝发生的主要原因。切口疝发生后,由于缺损较其他腹外疝的大,所以出现嵌顿的机会较小,但由于切口疝绝大部分没有腹膜,腹内脏器和组织易与疝壁粘连,故患者常会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或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等。较大的切口疝如长时间没有得到治疗,疝囊会越来越大,出现疝囊皮肤糜烂,甚至破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传统的腹壁疝修补术是用缝线将缺损组织直接缝合起来来达到治疗目的,缺损较大的则使用自身组织来进行修补,缝合时张力较大,复发率较高。更危险的是,传统手术修补腹壁缺损后,原来突出在外的腹腔脏器和组织重新回纳腹腔,增加了腹腔内压力,限制了膈肌的运动,可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甚至致命。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切口小且远离原手术切口,对原手术切口已形成的疤痕组织不需分离(开放手术时必须将原切口疤痕按层次分离以利修补),可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疝环的强度,置入补片后腹内压力分散到整个补片上,致使切口的并发症及术后的复发率大为降低。手术的难点在于腔镜下粘连的分离、疝内容物的回纳、补片的放置和成功地固定。手术中器械和修补材料的固定均在腹壁同一水平面上,常需要翻转镜头来观察腹壁内侧面,且术者使用腔内缝合器时常需半蹲位操作,故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应强调有较高腹腔镜技术水平的医师主刀或指导,以减少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术后腹带要系紧达两周以上。具有可靠完成无张力修补和无遗漏病灶的优点,又具有微创的优点,相信,这一手术的广泛开展,将为广大切口疝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阮潇舒

图1图2为我们成功对一位66岁复发巨大切口疝(10厘米)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照片。仅仅3个0.5~1.0厘米的小切口就完成了这项复杂手术,避免切开原手术切口进行修补术,患者创伤小,恢复快,2天后生活就能自理,5天出院。腹腔镜微创技术真具有大病巧治的功能。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