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多年腹壁切口疝
(通讯员 汤建锋)70岁王大妈的肚子看上去就好像怀胎十月的孕妇,不但行走不便,而且还不时伴有坠胀感,这让她和她的家人苦恼不已。近日,王大妈终于摆脱了这种痛苦,萧山区一医院腹壁疝外科、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徐德利用了一张大补片在王大妈腹部打了个“补丁”,成功修补了她因手术造成的巨大复发性腹壁切口疝。
9年前,王大妈做过腹部大手术。2年后,在切口部位出现了一个肿块,且越来越大,后被诊断为巨大下腹壁切口疝,曾在医院接受切口疝修补术,但效果不理想。
今年,王大妈巨大的腹壁切口疝中央皮肤破烂,且已经流脓,实在难以忍受病痛折磨,王大妈慕名前来萧山区一医院求医。腹壁疝外科、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徐德利在检查中发现王大妈原下腹壁切口处肌肉缺损,切口疝长时间没有得到治疗,又出现一个30×20×15厘米的大肿块,切口巨大疝环已达到12×10厘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再次手术带来很大的难度。
经过周密的手术准备,徐医师为她实施了“腹壁切口疝无张力、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将患者腹壁的坏死组织全部清除,取出原来的补片,在腹膜前间隙放入一个20×15厘米的补片,全层腹壁固定。说的通俗点,就是在王大妈腹部打了个大“补丁”,成功“堵”住了她肚子上的大“洞”。术后,腹壁疝包块消失,经过一个月的术后护理,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据徐德利介绍,“切口疝”可发生于腹部手术的任何切口部位。主要原因为手术切口感染、术后腹胀、咳嗽、营养不良或切口选择不当腹壁组织损伤过多,导致切口部位肌层或肌筋膜裂开,但皮肤表面并没开裂,致使肚子呈“鼓”状突出。在切口疝比较大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腹腔镜下或开腹在腹壁缺损部位放置一块特殊网片来进行修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