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两类常见的动脉硬化

发布日期:2014-10-30 13:28:57 浏览次数:1600

动脉硬化是任何原因引起动脉壁增厚、变硬而缺乏弹性的病理变化的总称。它可以累及大、中、小三类动脉,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中以动脉粥样硬化(AS)最为重要。它影响大、中动脉,可引起相当严峻的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可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绞痛乃至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供血不足、眩晕头痛。下面是两类常见的动脉硬化。

指细小动脉布满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开始为细小动脉痉挛,其后小动脉内膜下玻璃样变,弹力纤维增厚,随病程进展,中层、外膜也发生玻璃样变,继之中层增厚,血管变硬,管腔狭小。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使很多脏器血液相应减少,脏器缺血,并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损害,其中对心、肾、脑的影响最为明显。

肾脏细小动脉硬化、狭小可使一些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纤维化,即肾硬化。病程后期,肾小球可大部消逝,而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肾脏体积缩小终极可发生尿毒症。脑的细小动脉硬化常与脑的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并存,病变轻者表现头昏、记忆力减退,重者可发生脑血栓脑出血脑软化。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可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室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心肌肥厚,病变连续进展,可致左室扩张,终极可发生充血心力衰竭

在临床上对细小动脉硬化程度的估量,除根据脏器受损的情况推想外,最有价值而简便的是眼底检察,眼底视网膜和视网膜血管的变化可反应其他脏器细小动脉的变化,特别是颅内病变,如肾脏病变为主,必要时可作肾穿刺。细小动脉硬化的防治同高血压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