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

发布日期:2014-10-03 13:36:38 浏览次数:1601

疾病介绍

左心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心肌全层坏死。约10~38%的病例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呈现反常运动。早在1881年对冠状动脉梗阻、心肌梗塞、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室壁瘤的演变过程已得...>>[点击查看]

病因

左心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心肌全层坏死。约10~38%的病例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呈现反常运动。左心室室壁瘤约85%位于前外侧靠近心尖区,少数病例可位于心脏膈面。病变区域心...>>[点击查看]

疾病症状体征

左心室室壁瘤约85%位于前外侧靠近心尖区,少数病例可位于心脏膈面。病变区域心室壁变薄,呈现为白色纤维疤痕,边界清晰,局部心外膜与心包膜紧密粘着。约半数病例心内膜面有附壁血栓,有时呈现钙化。冠状动脉梗阻病变大多局限于左前降支,但亦可累及数支血管。...>>[点击查看]

疾病检查化验

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脏左缘心尖部位局部膨出,搏动减弱或呈现反向搏动,肺野郁血,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心电图检查常显示心脏前壁陈旧性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和ST段抬高。 左室长轴切面超扇心动图检查显示病变区心肌局部膨出隆起,心脏舒缩时瘤壁与正常...>>[点击查看]

疾病鉴别诊断

需要与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相鉴别。 1、心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大多数是单一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左右;也可为复合心脏畸形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见于法乐四联症、完全性房室通道等。 当缺损口径...>>[点击查看]

疾病并发症

由于左心室排血功能受到损害引致左心衰竭并逐渐加重。室壁瘤内血栓一旦脱落,即可产生体循环栓塞。 体循环栓塞常见的有肺栓塞,由于脱落的室壁瘤内的血栓易于堵塞在肺部的分支处,从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当栓塞后产生严重血供障碍时,肺组织可发生坏死,即称...>>[点击查看]

疾病介绍

左心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心肌全层坏死。约10~38%的病例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呈现反常运动。早在1881年对冠状动脉梗阻、心肌梗塞、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室壁瘤的演变过程已得到充分认识。60年代起左心室室壁瘤的临床诊断进展迅速。1955年Likoff、Bailey即开展室壁瘤闭式切除术。1958年Cooley在体外循环下施行首例室壁瘤切除术获得成功。

病因

左心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心肌全层坏死。约10~38%的病例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呈现反常运动。左心室室壁瘤约85%位于前外侧靠近心尖区,少数病例可位于心脏膈面。病变区域心室壁变薄,呈现为白色纤维疤痕,边界清晰,局部心外膜与心包膜紧密粘着。约半数病例心内膜面有附壁血栓,有时呈现钙化。冠状动脉梗阻病变局限于左前降支,但亦可累及数支血管。左心室腔容量增大,正常部分心肌肥厚

疾病症状体征

左心室室壁瘤约85%位于前外侧靠近心尖区,少数病例可位于心脏膈面。病变区域心室壁变薄,呈现为白色纤维疤痕,边界清晰,局部心外膜与心包膜紧密粘着。约半数病例心内膜面有附壁血栓,有时呈现钙化。冠状动脉梗阻病变大多局限于左前降支,但亦可累及数支血管。左心室腔容量增大,正常部分心肌肥厚。

左心室室壁瘤使病变区心肌收缩能力丧失,并可产生反向搏动。当心室收缩时室壁瘤向外膨出,舒张时回缩,致左心室博出量减少。正常的心肌收缩力加强,张力增大,心肌需氧量增多。室壁瘤容量超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15%以上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由于左心室排血功能受到损害引致左心衰竭并逐渐加重。室壁瘤内血栓一旦脱落,即可产生体循环栓塞。

左心室室壁瘤病人大多有绞痛和心肌梗塞病史。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气急、左心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和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与室壁瘤的大小和左心室正常部分心肌的数量和功能状况有密切关系。

体格检查:心尖区可扪到弥散的收缩期抬举或双搏动。听诊检查可能听到第3心音或第4心音。

疾病检查化验

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脏左缘心尖部位局部膨出,搏动减弱或呈现反向搏动,肺野郁血,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心电图检查常显示心脏前壁陈旧性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和ST段抬高。

左室长轴切面超扇心动图检查显示病变区心肌局部膨出隆起,心脏舒缩时瘤壁与正常左心室呈反常运动。

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可显示室壁瘤的部位、体积和瘤体内是否含有血栓,并可测定和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喷血分数和舒张末期容积等。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可显示冠状动脉分支的病变部位和程度,为制定外科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资料。

疾病鉴别诊断

需要与心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相鉴别。

1、心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大多数是单一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左右;也可为复合心脏畸形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见于法乐四联症、完全性房室通道等。

当缺损口径较小、分流量较少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当缺损较大、分流量较多者,可有发育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状。当产生轻度至中度肺动脉高压、左至右分流量相应减少时,肺部感染等情况见减轻,但心悸、气急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仍存在,或更形明显。重度肺动脉高压、产生双向或反向(右至左)分流时,出现紫绀,即所谓艾森曼格综合征,体力活动和肺部感染时紫绀加重。最终发生右心衰竭

2、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包括四个成份: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结构异常或功能失调,均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通常情况下,从初次风湿性心脏炎到出现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可长达20年;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则进展迅速。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感。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症状有:劳动性呼吸困难疲乏端坐呼吸等,活动耐力显著下降。咯血和栓塞较少见。晚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肝脏淤血肿大,有触痛,踝部水肿胸水腹水。急性者可很快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水肿.

疾病并发症

由于左心室排血功能受到损害引致左心衰竭并逐渐加重。室壁瘤内血栓一旦脱落,即可产生体循环栓塞。

体循环栓塞常见的有肺栓塞,由于脱落的室壁瘤内的血栓易于堵塞在肺部的分支处,从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当栓塞后产生严重血供障碍时,肺组织可发生坏死,即称肺梗死。是急性肺部疾病的常见原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常是非特异性的,且变化颇大,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难以区别。症状轻重虽然与栓子大小、栓塞范围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往往与原有心、肺疾病的代偿能力有密切关系。

(一)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重度呼吸困难、心肌梗死样胸骨后疼痛晕厥、紫绀、右心衰竭、休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及抽搐。甚至发生心脏停搏室颤而迅速死亡。

(二)中等大小的肺栓塞:常有胸骨后疼痛及咯血。当病人原有的心、肺疾病代偿功能很差时,可以产生晕厥及高血压

(三)肺的微栓塞:可以产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肺梗死:常有发热、轻度黄疸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